科学小实验——各种形状的泡泡
(2023-06-08 09:05:43)分类: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记录课题 |
“玩了这么多次泡泡,有没有发现泡泡有什么不一样的?”我提出了疑问。孩子们回忆,泡泡机器吹出来的泡泡都很小,但是有的泡泡棒吹出的泡泡就很大。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又一次带着泡泡工具来到操场,孩子们发现大的泡泡工具能吹出大泡泡,小的工具只能吹出小泡泡。在记录时,孩子们都在说画本上画了好多圆来代表泡泡。李诗悦展示她画的“泡泡”,并指着其中一个泡泡说:“老师这是我画的大泡泡。”又指了指另一个泡泡说:“这是小泡泡。”我仔细观察了两个泡泡,又问道:“你是怎么区分大泡泡和小泡泡的呢?”李诗悦思考了一会,在记录本上又画了几笔,兴奋地回答道:“老师你看,每个泡泡旁边都标有数字,数字写得大的就是大泡泡,数字小的就是小泡泡。”
在一次自主涂鸦时,林梓睿画了一个好大的圆,并告诉我:“我想吹一个好大好的泡泡,喏,像我画得那么大。”其他孩子很激动,也想吹个大泡泡。那我们应该准备哪些材料呢?根据之前发现的大的泡泡工具能吹出大泡泡和网络上看到的泡泡秀,孩子们讨论后,最终分为二组进行操作实验。一组为制作纽细棒模具,一组为制作筷子、绳子模具。
A组的小朋友将扭扭棒的一根一根连接在一起,最终围合成一个大大的圆;B组的小朋友两两合作,利用胶带将绳子两端绑在两根筷子上,再用一根绳子在中间连接。两组孩子小心翼翼地拿着工具,有的孩子把绳子放进泡泡液仔细整理,有的孩子在泡泡液里搅拌搅拌,好几次拿出来吹一吹,怎么都吹不起来。实验失败了,大家都有点沮丧,纷纷猜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孩子们分析讨论,突然陈明妍想到平时在家洗澡时,妈妈会给她涂很多的沐浴露,然后搓出了很多泡泡。于是她就猜想是不是洗洁精放少了,所以没有吹出泡泡。她记录时,告诉老师:“我放了很多洗洁精,这样能吹出泡泡。”老师问:“洗洁精在哪里呢?”她说一个圆。圈就代表挤了一次洗洁精,她画了很多圆圈。
陈明妍的分享,大家觉得很有道理,决定自己调配泡泡液。孩子们从家中带来了许多材料,科探区内,他们自行选择材料倒入水中搅拌,完成后拿出折好的扭扭棒,尝试吹泡泡。但是都失败了,孩子们开始思考,彭玥瑄继续搅拌,陈明妍选择往泡泡液里继续加材料,她发现往液体里继续加洗洁精并继续搅拌,能吹出泡泡。其他孩子看到了纷纷向她学习,在水里加了更多的材料。调好泡泡液,孩子们带着之前做的超大泡泡工具再次实验,最终,B组用绳子工具的小组吹出了一个转瞬即逝的大泡泡。看来,泡泡液的浓度也非常重要。在个别记录时,他们记录下了这次配制泡泡液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结果。
孩子们在生活活动、户外游戏、学习活动、亲子活动中,直接感知、探索发现、亲身操作,研究了泡泡。孩子们特别喜欢泡泡,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主动学习、同伴协助,取得了语言、社会等各方面的成长。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孩子们调动多种感官,拓展了对泡泡的认知经验,知道了泡泡产生的简单流程,了解了泡泡的形状,帮助泡泡找到了“朋友”,能够运用泡泡来进行艺术活动等,体验了泡泡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