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苏蒂小骑
常听到妈妈们说:孩子吃饭问题真让我头疼,我说什么家人都不听,非要按照自己那套来!相比之下,我的喂养之路似乎顺利得多,几乎没有遭到过家人较大的反对。
有妈妈会说:“你是营养师啊,当然家里人听你的。”嗯,然并卵,其实在家人那儿,营养师的我常常敌不过朋友圈、电视、百度上的“专家”。
营养师的身份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但绝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到底是什么让我在孩子喂养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让家人看到你的努力
@鱼儿心家:请了半年假在家带娃!前几天婆婆回家了我发现孩子吃饭(手指食物)睡觉(自主入睡)更容易了。
@我是吴小颖: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无论是知识储备,情绪调节,还是沟通能力,甚至要有为了孩子敢与天下违的气势。
@小祺妙:好像除了自己带其他只能妥协了,我自己带娃,现在孩子吃饭算是半自主吧。有时候发吃饭视频给奶奶,奶奶总是给别人说没加盐的饭宝宝吃得怎么这么香,没味道能吃么,看宝宝自己多能吃。她会知道一日三餐换三身衣服,洗两次澡,还得趴地上收拾半天吗?每天重复如此半年了,老人估计没那么大精力。
@迷路麋鹿Oo:我从备孕时就不想让我公婆带孩子,愚昧还不听劝,我就果断辞职,开始学怎么开淘宝,一边学一边开一边备孕,后来怀上了店也慢慢稳定了,生孩子后刚好生意好,我白天一个人带孩子还要管淘宝,累死了,晚上要喂夜奶,早上6点起来忙订单,晚上1点多才能睡觉,真的累,但那段时间也赚到钱了,孩子也带得科学。
- 一个愿意学习、愿意花时间钻研的人,代表她是一个有上进心、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的人。
生完孩子之后我才与儿童营养结缘,学习、看书、查资料、写作……学习期间在凌晨2点之前睡觉的天数屈指可数。后来怀了二宝,晚上12点前必须入睡,白天还是继续学习、看书、查资料、写作……再后来我在微博开始答疑,每天答疑时间超过2小时。粉丝多了之后做不到每问必答,但还是花费很多时间在互动和答疑上,在这四年时间里每天如是。
这些努力点点滴滴都被家人看在眼里。我的形象已经超越了一张营养师证书。
有许多妈妈也会学习育儿知识,但这其中的差别在于:家人并不知道你是在学习。她们看到的是你捧着手机、家里包裹纷至沓来。你的努力被忽视了、甚至被误解成了玩乐。
- 不要默默地学,要高调地学、夸张地学!
如果你看到了一条微博,及时告诉家人:“妈,原来胡萝卜不用油炒的哦。”如果你看到了一篇文章,及时告诉家人:“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原来小朋友要喝这么多水的,我要给馨馨买个好看点的水壶教她自己喝水。”(然后你就可以买买买了)
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喂养视频,把声音开大一点,也让家人也听一下,不然她们以为你在追韩剧……(记得有位妈妈说,在电脑上把我的喂养视频开到最大音量,全家都会听到看到,效果要比一个人暗暗学习好很多)。
- 分享正确的知识,家人也会逐渐受到影响
比如我妈妈以前很喜欢喝珍珠奶茶,有次她忽然说以后再也不喝了,因为她相信了奶精、反式脂肪等东西是不好的。还有一次开车出行,电台里说孩子4个月添加辅食,老公自言自语道:“这主播真傻,现在6个月加辅食都不知道。”
当你在作着看得见的努力,自然能改变家人对你的认识。刚嫁入婆家的新妈妈,如果是全职在家可能颇受微词,不期待马上改变她们的认识,至少让家人知道你并不是在玩乐。惊喜,就会在不经意之间。
委婉地提出异议和方法
@Flying麦兜:科学育儿自己这一步都做不好怎么去要求帮你带的人。吃饭的事跟奶奶沟通下,可以让娃边自己吃边喂点,毕竟奶奶怕娃吃不饱,慢慢让娃自己多吃,喂饭的人也轻松些的。亲子关系应该是要从很多方面改善了!慢慢来不能急。
@irisfromctu: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两全齐美,如果不愿或不能当全职妈妈,那还是应该感谢老人带娃,晚点学会自己吃饭也没事,至少娃还是能一天天长大。
@珲珲Z:如果是我,首先要疏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再就是要跟家里所有人有效沟通,沟通没有捷径。
@小耳朵嚒嚒:我妈一开始也是嫌坐餐椅麻烦手指食物麻烦,现在早上就开始算今天有没有5种蔬菜鱼虾肉吃哪个,老一辈都是靠经验,科学喂养需要慢慢的科普,还有就是出门前尽量多做些,下班回去也是,老人轻松点,会慢慢理解的,毕竟都是为了小孩好。
辅食圈子里常有吐槽老人喂孩子不靠谱的。站在老人的角度,他们年纪大了、更新知识的速度和渠道都有限,要一下子改变认知也有难度。所以一味吐槽埋怨除了让你找到一些“同盟”出出气,并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给出意见,更要给出方法,最好是直接就能用的方法。你觉得老人哪里不对?最好不要当面指出。任何当面指出的问题都意味着对方需要马上承认自己犯了错,而承认自己犯错本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公公给凯恩做菜,他放的盐比较多,我尝了一口偏咸了。但是老人满头大汗从厨房出来,当面提出显然不合适。
第二天我提前去厨房把菜做好,等凯恩吃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对公公说:“爸,昨天凯恩吃了饭一直找水喝(其实没有),可能菜有点咸,他的菜可以再淡一点,因为我们一直吃得挺淡的。”公公若有所思:“哦一直找水喝啊,可能是咸了点,下次少放一点。”
如果当时提出:“爸,菜太咸了,小孩子不能吃那么多盐。”老人很可能驳回:“不多啊,小孩子不吃盐没力气。”
不要用否定的方式提出你的意见,而要表达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并且如果他这么做了会带来一些好处。不要说小孩不能如何如何,因为你的话无法即刻得到证据支持,而是要直接让老人看到这样做的不好后果(可以杜撰)。
如果你觉得老人做的菜太单调,就自己来写菜单,做好菜的预处理,只让老人完成少量的工作。如果你觉得老人做的菜不好吃,合理利用可预约的厨具,或者自己早点起来做好再走。如果你觉得老人总是偷偷背着自己进行错误的喂养,带动她一起学习正确的方法,或者自己一有空就示范正确的方法。
很多老人的问题,并不是不想好好喂,而是觉得自己这么做没问题,并且没有引起不好的后果。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光埋怨一点用都没有,只会让老人觉得你挑剔,反而对你的意见产生抵触。
喂养和育儿永远有隔代的矛盾。在不碰触底线的情况下,不用大事小事都必须争出个高低对错。
赢,并不意味着你打败了对方,不意味着对方向你承认了错误,而是即便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你,你还能用比较靠谱的方式喂养着孩子。有时妈妈把别人的认同看得太重。每个人的认知有差异,求同存异本就是两姓家庭相处之道。
永远不要置身事外
@米的成长志:说句不中听的,很多人是看别人全职觉得上班照顾不上这不行那不行,全职又体验到各种辛苦羡慕上班的轻松。殊不知,能力强的人无论对待上班还是全职都一样游刃有余,夫妻沟通隔代交流甚至自我提升一个都不会差。那句话怎么说,优秀的人什么都强,差劲的人处处是短板。怨天尤人这山望那山还不如自我提升。
@大慧小云:这种问题应该在没生之前就规避掉,否则生完了不免要撕几回,撕赢了可喜可贺,撕完了也无效就只能自己想开了,毕竟日子还要过下去。
@我是女儿控啊:我觉得有时候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在有其他人的阻力下真的挺难的。她说的这个状态我觉得有点太紧张了,还是先缓和下关系吧。我公婆其实也是这样,也严肃认真的交流很多次,无奈人家就是不听你的。能怎么办呢,天天跟他们吵架吗?所以我尽量自己提前做好不让他们插手。有时候他们先喂了,就放手吧。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孩子是老人在带,食物是老人在做,当你提出异议的时候底气自然不足。一件你都不怎么参与的事,你说的话能管用吗?
上班族妈妈,也可以做周末型选手,一有给孩子做饭的机会就别放弃。对孩子吃饭这件事,永远不要置身身外。
我在怀二宝时前几个月孕吐严重,完全不能进厨房。那段时间大宝的食物是我妈妈在做。虽然我不烧菜,但会把第二天的食物都写下来,会陪孩子吃饭,在吃饭问题上始终没有松过手。
只有参与其中,才不会把话语权拱手让给别人。
针对要点逐一击破
@嘟嘟妈咪爱宝贝-:遇上一个什么都不懂还自以为自己带挺好又固执的公婆,再摊上一个什么都不管的老公,这根本就是一个无解题,只能自己心大点吧,只是有时候会觉得孩子好像不是自己的,怪只怪结婚的时候怎么没有擦亮双眼,奔着所谓的爱情就去了,现在流的泪就是当时脑子里进的水啊。
@黑海岸的小鱼人在嚎叫:先从你能掌控的改变,夜奶。一个一个来。
@吕吕彭彭汉堡包:我宝宝出生前就和老公交涉好。老公会断续在公婆面前说科学喂养的相关事情。类似于打好预防针。所以辅食之路实施很顺利。平时有什么偏差大的事情也是让老公委婉干涉,我自己也装乖乖听话执行的人。更重要的是婆婆思想开明,很乐意配合。尤其是宝宝自主进食后每次出去都想带她孙女出去吃饭(炫耀)。
@蒜蒜算算:首先和老人谈,说通老人,哪怕有一两项遵守,比如坐餐椅,比如不好好吃就撤席,比如那天种类和量的保证……老人说不通,那就放手吧,别纠结了,回家了调整好心情好好陪孩子,吃饭就这样吧……一切事情不就是这样,都要权衡取舍的。既然没办法说服老人,也没办法自己亲力亲为,那就在其他事情上做好。
@我和桶桶的日常:对于婆婆,只有老公说话才管用。我家婆婆在百天时候就要给添饭,吃鸡蛋,葡萄,喝米汤;爱把屎把尿;给宝宝穿盖太多;总要抱着宝宝睡觉……我说了很多次根本不会改,还总是很有理。好在我老公厉害,支持我,口气严厉的“批评”过几次,现在婆婆做什么之前都要先和我说,我说不行的,她也不会再坚持了。
哪个反对?拖出来制服~怎么制服?老公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好搞定的。
多给老公发一些喂养的文章,微博上多@他看一些新知识,发送宝宝吃饭很香的照片给他看,把你做的美食晒在老公看得到的地方,写一些“喂养感悟”让他看见,八卦一些朋友的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事情给他听……在他心里塑造一个“很懂养孩子的老婆”形象。当你有这样的形象,就不愁猪队友不和你站一队了。
搞定了老公,你的公婆就被搞定了一半。老人对你的态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公对你的态度。遇到难办的事,让老公出面去说(当然是指真正重要的事,别整天打小报告)。针对公婆的喜好去拍马屁,拉近彼此的距离。当他们接纳了你这个人,自然更容易接纳你的意见。
自己的父母,血浓于水,偶尔撂撂狠话发发牢骚都没问题。关键是表达出“多亏有你,你很辛苦”的感激之情,别让父母觉得你是只会提要求不知心疼他们的白眼狼。比如:“妈,我把你做的饭拍照给我同事看,她羡慕死了说吃得这么好。幸好有你帮我,不然小宝哪能这么粉嘟嘟的。对了,你试试让她自己吃吃吧,就不用每顿喂饭这么累了。我同事家孩子比小宝大几天,自己会拿东西吃了,同事妈妈就轻松多了。让小宝也锻炼锻炼。”
喂养的冲突,更多是沟通的问题。你学到了知识这还不够,还要让小团队也接纳你的意见。如果想在喂养孩子问题上拥有权威性,以上四个方面不妨尝试下。祝大家好运!
☑ 让家人看到你在努力学习并争取影响他们。
☑ 委婉地提出异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 有针对性地拉拢你的小团队。
文字|苏蒂小骑
图片|苏蒂小骑
编辑|木子李
喜欢这篇文章,就请分享吧!
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苏蒂哟~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