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宝宝月龄:
2岁2个月
喝奶情况:
奶粉喂养400毫升
辅食情况:
1)妈妈上班,平时奶奶喂,周末妈妈喂。
2)早饭一般稀饭,中午干饭,晚上干饭,配肉汤,菜和大人一样。
3)最近一个月喂食困难,不爱吃肉和鱼,爱吃胡萝卜,剩下的一般般。
4)吃一顿饭要边玩边吃,不爱坐在餐椅前,宝宝椅不肯坐。一口饭含着老不吞下去。
5)这种情况经常惹怒妈妈,每次吃饭都要爆发战争。
6)会自己用勺子,有时愿意自己吃,有时要求喂。但自己吃也没法完成全部的食物。
7)平时奶奶会给一些零食,但妈妈限制零食,只剩下山楂片。
8)最近老喊着要喝奶粉,不吃饭就想喝奶,还要用奶瓶,不给就闹。
进餐安排:
9:30 早饭
12:00 午饭
14:00 喝奶
18:30 晚饭
20:00 喝奶
家庭关系:
工作日奶奶喂食,周末妈妈喂食
咨询问题:
宝宝为什么不然不爱吃东西了?老想对孩子发怒有什么办法控制?
解析与建议:
1)宝宝吵着要喝奶,很可能是水分摄入不足。2岁多的孩子,除了奶和汤水外,每天至少要喝足300~500毫升白开水。水分摄入太少,影响消化液和唾液的分泌,食欲降低。吃东西“干巴巴”的感觉也会让孩子无法将食物充分湿润成食团,吞咽困难,从而拒绝进食。当孩子的小便很黄气味难闻、经常被风吹了揉眼睛、嘴唇干燥经常舔嘴唇,表明他身体处在缺水的状态。
2)夏季来临,孩子的整体摄食量都会有所下降。食物以稀软好消化的为主,一天的三顿主食中可以安排“两稀一干”,比如早晨粥、中午米饭、晚上汤面,多注意搭配食物的色彩和造型,孩子对颜色明快、造型小巧、适合一口吃掉的食物最为感兴趣。也可以考虑更换暖色系的餐盘(宝妈提供了一些图片是家里的灰白磁盘子)和勺子。
3)早餐时间过晚,不要超过8点吃早餐,否则后面的进食安排都会被打乱。9点多吃了早餐,到12点的午餐肯定吃不了多少。前一晚准备好一些食材,比如菜洗好切好,面糊调好,粥预约好,早晨可以节约时间。让老人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4)边玩边吃的状态需要进行调整。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不长,如果还有其他的干扰项,很难在适合的时间(20~30分钟)里完成用餐。吃饭时保持安静无杂物的环境,不要有电视、音乐等声音,不要有吸引孩子的玩具,大人不要来回走动,不要和孩子絮叨说话,各吃各的,保持吃饭的秩序。
5)孩子一定有自己的餐椅。这里指的是可以固定住的高脚餐椅或便携餐椅,而不是拿一把大人的椅子给孩子坐。看似有自己的位置,但这种座椅对孩子毫无约束力,当他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就会离开餐桌去进行自己的活动,大人无法控制他。坐餐椅的习惯一定要尽早培养并且一直保持。
6)家里有两个主要喂养人,奶奶和妈妈。且存在喂养观念、态度上的差异。奶奶比较宠爱孩子,会给他零食;妈妈的“规矩”比较多,没那么柔和。相比之下,孩子会更倾向于在奶奶面前撒娇耍脾气,以此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一点还需要和老人进行沟通,大家统一态度。
7)无论孩子吃得多或吃得少,都不应该引起家长得“愤怒”。之所以愤怒,是源于自己无法控制对方。控制什么?控制孩子吃干净自己准备的食物、控制他吃得很快不要乱玩,以此显得自己有“育儿”的能力。但孩子不按常理出牌的情况十有八九,如果大人不能认清这一现实,对孩子的“乖巧顺从”抱以过高的期待,那只能是给彼此找不痛快。一个形如战场的餐桌,孩子怎能愉快享受吃饭呢?对此,向爱发怒的妈妈提出一些建议:
-将孩子吃得好的照片、视频放在手机中,开饭前浏览一遍,暗示自己,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很可爱的,不可爱的时候也可以容忍。
-在孩子的餐椅、墙壁等地方贴一些提醒自己的标语。
-在手机中设置一个10分钟的“情绪宣泄”倒计时。闹钟不响,不能发火。
-让其他家庭成员可以代替自己,情绪即将失控时换人来喂饭。
-学习一下文末的课程,了解孩子的气质和自己的性格,学习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