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2015-10-18 08:51:50)
标签:

饥饿疗法

苏蒂

分类: 儿童营养知识
最近很多妈妈咨询“饥饿疗法”,也有部分已经成功的妈妈给了正能量的反馈。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宝宝吃饭老大难的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从新妈妈的询问、观望中,看出大家对于“饥饿疗法”还是有很大的误解。虽然之前写过关于饥饿疗法的文章  《谈谈喂养中的“饥饿疗法》,这里还是集中回答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即将临产时间不多,写得比较仓促,以后有时间再重新编辑下)

1、“饥饿疗法”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以及家长的不良喂养习惯(当然孩子的坏习惯都是家长造成的)。正常的进餐应该是孩子坐在餐椅上,家长喂食、辅助喂食或者自己进食。吃到合适的量、足够的进餐时间就停止,下桌,等待下一餐。然而目前的喂养模式中,很多家庭已经偏离了这样一种“常态”,从家长来说,出于希望孩子多吃点的目的,不惜动用玩具电视手机,不惜威逼利诱,不惜满屋乱跑。让孩子对于“吃饭”的概念陷入混乱,与各种干扰项形成联想,导致最终没有这些“条件”就不肯吃饭。为了纠正这样的情况,让孩子从错误的习惯里走出来,我开始研究这一套“饥饿疗法”。

2、为什么要纠正?孩子现在吃得挺好啊!

在不合理的喂养环境下,所有“吃得挺好”都是暂时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服从边吃边玩的安排,但随着他渐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也就越会把吃饭这件事当成玩的敌人,把两者对立起来。试想下是吃东西更有吸引力还是玩具更有吸引力?很多家长在孩子超过1岁后就尝到了”苦头“,发现即使给玩具,孩子也变本加厉,不会那么乖乖地吃饭了。事实上孩子越大,纠正起来越困难,希望喂养中有这类问题的家庭都及早干预。

3、什么情况适合用”饥饿疗法“?

”饥饿疗法“,顾名思义就是让孩子感受饥饿。但是感受饥饿不代表用挨饿来惩罚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吃饱的权利,不能用这样粗暴的”饿几顿“来解决。很多家长想当然,以为饥饿疗法就是饿饿他、吓吓他,全然不顾这套办法有前提条件和后续注意事项,这是对饥饿疗法的曲解。什么情况适合用饥饿疗法?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追喂、不坐餐椅、吃饭时玩玩具看电视玩手机、抱喂、奖励零食等等。不包括:挑食、扔饭、扔餐具、玩饭、吐食物、吃饭不专心、吃得少、生病没胃口等等。看出区别了吗?前者是”习惯“、后者是孩子发育过程中某个特定阶段的进食”表现“,请不要混为一谈。

4、”饥饿疗法“怎么操作?

1)没收所有玩具、音乐盒,关掉电视、收音机,坐孩子自己的餐椅,消除一切干扰吃饭的因素。
2)给孩子提供适合年龄的合理分量的食物,用孩子自己的餐具盛放好。能自己吃饭的孩子给他勺子/筷子。
3)吃饭前告诉孩子,我们从现在开始要认真吃饭了。你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但是如果不吃,就要到下顿才能吃东西了。可以用一个孩子看得懂的计时器来设定一次吃饭的时间,比如20分钟的沙漏,大一点的可以给一个小闹钟。告诉孩子规定时间一到就要收掉所有食物。反复强调几次,孩子表示确认后,可以执行下一步。
4)让孩子安静吃饭。孩子可能哭闹、不服从,家长要保持耐心。在规定的时间里不要发火和责骂孩子。
5)规定时间到后,和孩子确认下,我们这次吃饭时间到了,要把食物全都收走了。然后在孩子的注视下把食物收走、倒掉。或者当孩子自己表示同意下桌时,也可以让他下来。
6)让孩子下餐椅,到下一次食物(加餐或正餐)的中间不能给任何零食、水果,如果是喝奶也要控制量。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能额外给孩子吃奶的次数,以免孩子通过吃奶来弥补饥饿的感觉。如果孩子吵闹要吃东西,就和他重复吃饭前定的规则。
7)下一顿饭开始仍然重复上述步骤。不要因为孩子肯定吃不进多少就不好好准备食物。

5、”饥饿疗法“适合多大的孩子?

适合一岁以上的孩子。不要怕孩子听不懂,只要他平时能听懂家长的指令比如“过来”、“抱抱”、“走吧”,就可以理解规则。不需要和家长进行语言沟通,只要他听就可以了。即使不能完全听懂,几次操作下来也会明白了。

6、正餐不好好吃,还要给加餐吗?

要给。“饥饿疗法”仅限于当顿,妈妈们也不是执行酷刑的暴君。在纠正过程中,你们是合作关系,不是敌对关系。当顿不吃,尊重孩子,下次加餐的食物仍然要给。但绝对不多给。

7、孩子哭闹不肯吃怎么办?

任何习惯的纠正都会带来不适应感,孩子习惯了以前舒适的进餐过程,现在要改变自然会不服从、会哭闹。家长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孩子的哭闹,同时也要温和地重申规则。当孩子知道哭闹也无用时,就不会每次都再用哭闹来反抗。

8、不玩玩具了,每次都只吃一点点,甚至完全不吃,会不会饿坏了?

几天不好好吃,不会饿出营养不良的。何况孩子也不是完全禁食。在以前错误的喂养下,孩子自己感受饥饿和饱足的本能被掩盖,吃饭变成大人的事、玩玩具时刻,和自己完全没关系。现在回归到自己的事情,必然需要一段时间来重新感受。感到了饿,才会有食欲,才会有进餐的需求。

9、几天能见效?

几天有效果因人而异,和孩子错误习惯的持续时间、家长的态度、孩子本身性格有关。平均一周就会看到效果。提醒一下:想一两天、甚至饿一两顿就见效的家长,请你自己去调整心态,不要来怀疑方案的有效性。习惯的养成和纠正都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10、家里老人怕孩子饿和哭,不赞成这样做怎么办?

家人态度一定要一致,前期的沟通非常重要。如果妈妈严格执行,老人背后偷偷喂食,那就是告诉孩子:你可以不吃的,反正也不会饿到你。那么前面那么多努力达成的规则就毫无威信,孩子就会发现家长虚张声势不过如此,更加强了他自由散漫的态度。等到再次执行时,孩子更不会服从。如果不能保证这一前提,还是不要开始执行饥饿疗法,不要折腾完孩子最终又无效。

11、一些成功案例分享,给大家一点信心吧!



1)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2)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3)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4)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5)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6)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7)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8)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9)


“饥饿疗法”,你准备好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