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童年的麦丽素

(2014-11-18 11:15:41)
标签:

儿童营养

反式脂肪

麦丽素

氢化植物油

代可可脂

分类: 儿童营养知识
致:童年的麦丽素

麦丽素,对于我们80后来说,应该是童年记忆中不可抹去的甜蜜。内层充满微孔的奶香,裹挟外层的巧克力,一粒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在充斥着酸梅粉、跳跳糖这些廉价零食的小摊上,红艳艳的包装显得格外高档。
近日想重温童年记忆,准备在网上购买一些来吃。习惯性地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却吓了一跳:100克中竟含有2克反式脂肪!

致:童年的麦丽素

反式脂肪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让人谈之色变呢?天然食物中很少有反式脂肪,一般只存在于牛羊肉、乳制品中。1902年,德国化学家威廉·诺曼发现,可以用催化剂把液态的植物油加氢变成固体,这就是氢化植物油的技术。他申请了专利,并且开始产业化。几年之后,年产量大到了几千吨,美国人用它代替黄油,觉得来自植物的油应该更安全些吧。
氢化植物油在常温下是半固体,“起酥”效果比液体油好很多;在食品加工领域,人造奶油做的蛋糕花纹可以更华丽而不变形,使曲奇更加酥脆,奶茶更加润滑。另外它的化学性质更稳定,可以延长产品保质期。再加上成本低廉,美国人便很开心地吃了几十年的氢化植物油。直到1990后,氢化油中的反式脂肪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原来,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在加氢过程中会有一部分从原来的“顺式结构”转化为“反式结构”。这些反式结构如果最后没有被加上氢原子变得饱和,就会保留下来成为“反式脂肪”。

致:童年的麦丽素

它与顺式脂肪的分子组成相同,但空间构型不同,在人体内会有不同的代谢方式。此后的许多健康研究里,都普遍认同反式脂肪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风险。于是,这风靡一时的氢化油终于渐渐被淘汰。
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氢化油的使用实在太广泛了,以致于离开它,许多加工食品将难以生产。于是退而求其次,在通过各种法规减少它的使用的同时,也强制在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反式脂肪的含量。中国规定每100克食品中不超过0.3克时可以标注为零。类似的表述还有:无反式脂肪、不含反式脂肪、100%不含反式脂肪,零反式脂肪,都是符合要求的,但这并不表示里面完全没有反式脂肪哦!
比如WHO的建议是,每天来自反式脂肪的热量不超过食物总热量的1%(大致相当于2克)。也就是说,我吃完这一袋80克的麦丽素,基本达到危险界限的边缘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不是一个“安全标准”,只能算是一个“指导意见”,它并不是说超过这个量就“有害”,低于这个量就“安全”,而是说“低于这个量,带来的风险可以接受”。我们追求的目标,也还应该是“尽可能低”。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没有什么积极作用,摄入过多不利心血管健康。所以,尽量减少食用才是正确的态度。
反式脂肪在食品中的主要来源是加工食品,其中氢化油是“臭名昭著”的反式脂肪酸来源。它还可能伪装成:精炼食用植物油、氢化植物油、起酥油(酥皮油)、植脂末、代可可脂、麦淇淋、人造黄油。大家一定要学会擦亮眼睛看配料表哦!

致:童年的麦丽素

除了导致肥胖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外,反式脂肪还会影响宝宝的中枢神经发育、增加学习障碍,更容易出现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这种影响在胎儿时期、婴幼儿和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尤为明显。对大宝宝来说,美味的加工食品存在不小的诱惑力,妈妈们一定要严格把关,避免给宝宝多吃含有以上原料的加工食品,尽量提供新鲜的家庭食物,多用蒸煮炖炒少用煎炸;对于小宝宝来说,家长要注意炒菜的油温不要过高,避免烹调过程中产生反式脂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