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谷豆手牵手,营养好基友

(2014-11-18 11:11:10)
标签:

健康

儿童营养

科普

谷类豆类

氨基酸互补

分类: 儿童营养知识
谷豆手牵手,营养好基友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脂肪,并称为人体三大“产能营养素”。在宝宝日常活动、思考、甚至睡眠中,都源源不断提供着能量。
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蛋白质除了供能以外,还参与身体的肌肉、血液、皮肤等的组成和修复;帮助身体各种生物酶类的合成;以及输送营养和传递视觉味觉等信息。可以说宝宝的生长发育,就是蛋白质不断积累的过程。学龄前宝宝每增加1千克体重,就需要积累160克蛋白质。
往细里说,蛋白质是由不同的氨基酸构成的。氨基酸一共有20种,对宝宝来说有9种氨基酸是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须从外界食物中摄取。它们是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
因为蛋白质是生命细胞的组成部分,所以几乎所有天然食物里都含有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鱼虾等都是宝宝获得蛋白质的良好途径。
除此以外,蔬菜水果等水分含量高,蛋白含量就相对变低;而粮食和豆类水分含量低,相对来说蛋白质含量要多一些。
那我们只盯着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吃,是不是蛋白质摄入就足够好了呢?答案显然不是。
如果把蛋白质比作一个厨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就是里面的锅碗瓢盆。我们不仅要求它们高品质,还需要相互之间达成合理的比例。如果一个厨房里全摆满了碗碟,却没有一双筷子;或者一个厨房里有二十个铲子,却只有一个锅子,你觉得在这样的厨房里煮饭会方便吗?

谷豆手牵手,营养好基友

可惜,天然食物并不是家装设计师,不会给我们设计出完美的厨房。食物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合理,或许是质量、或许是数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摄入蛋白质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混搭”,才会在宏观上达成一个“完美的超级大厨房”。
像平时给宝宝煮饭煮粥的大米、做面条做馒头的面粉,虽然含有“色氨酸”,却存在“赖氨酸”的短缺;而豆类刚好相反,“赖氨酸”丰富而“色氨酸”不足。所以按照谷和豆2:1相互搭配来吃,不仅营养互补,促进氨基酸平衡,还能弥补精白米面中缺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对于宝宝来说,豆类显然是比白米白面难消化,妈妈们难免有畏难情绪,怕宝宝不接受。其实在宝宝一岁之后,可以将豆类打成豆粉混合在面粉里制成饼或糕,或者和大米一起磨成豆子米糊开始逐步尝试,到两岁左右,就可以正常地食用豆粥豆饭了。自己在家做豆粥,由于豆类比较致密,可以提前将豆子浸泡在水中,放入冰箱8-24小时,再取出来和大米一起熬粥,会更容易吸收。当然有高压锅的话,做起来就更方便啦!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入薯类、水果粒,香香甜甜又有营养,宝宝再也不用喝清汤寡水的白粥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