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时代小学语文集中识字课程体系研究”之集中识字课堂教学

(2020-03-02 19:41:29)
分类: 教学引领

“新时代小学语文集中识字课程体系研究”之集中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 佟铁娃

集中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途径,抓住汉字独有特征、符合低年级儿童记忆特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又存在不注重思维规律,导致巩固率差、课堂单调、长期效益不佳等问题,本模式基于用思维发展规律来指导识字教学,既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同时也要在识字学习中发展学生的思维技能,养成识字习惯、形成识字能力,进行了探索。同时这是我校的校本课程,其呈现形式可以为语文实践活动,富有情趣,课堂上要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孩子识字的兴趣;老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汉字的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看形、读音、想义的习惯。另外还要把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整合起来,让孩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课堂上要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以此为考量设计的基准,现将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如下:

一、围绕主题 激趣导入(兴趣)

集中识字对于好奇心比较强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集中识字教学有一个好的开端,展现阳光快乐的课堂。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一下几种导入的方法。1、用PPT、投影、录像、挂图音乐等音像手段,创设直观生动的情景画面。2、通过猜谜看图讲故事等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故意出错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进入活动角色,角色多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总之,保证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环节控制在三到四分钟。

二、自主识字 整体感知 (研习)

孩子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接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需要老师的巧妙设计,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手做,积极参与探索,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读文本,根据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借助课本中所提供的图片,或者通过查字典、向别人请教等方式丰富词语的形象;在感知了词语的丰富、生动和美丽后让学生再自读词语,并在读中产生“画面感”。

教学中应注意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可以先带音认读,也可以直接认读。学生认读生字时,可以先交流哪些字是原来就已经认识的是怎样认识的,比如从电视广告、食品袋,故事书上认识,在游乐园、幼儿园时认识等。以此引导,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然后重点识记较难的生字,提高课堂识字效率。

三、合作探究 发现规律 (探究)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初步感知生字的字音字形后,学生对生字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牢固,甚至只是模糊记忆,在教学中就应当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去寻找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先扶后放,让他们自己找,自己想,自己说。本模式通过学生对生字音形义的理解感悟和自主探究,发现和掌握所有的该类字词,由此及彼认识更多生字。第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识字,让他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充分识记,然后在小组内合作互助互帮、互查、互赛等。其间要注意识字方法的渗透,如加一加有(熟字加偏旁)减一减(熟字减偏旁)换一换(熟字换偏旁)猜谜语、编顺口溜、编小故事等。二字词句的结合。组织个别常用字说句,发现规律以增强识字效果。在此环节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记忆字音字形,理解字义,可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联系语言环境,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中生动愉快地识字。

四、游戏巩固 强化认识(精练)

课堂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如利用字形的特点,识记象形字,用部件组合法实际形声字利用偏旁进行归类识字,用熟字带生字,这些方法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但自己运用这些方法独立识字能力差,也就识字的过程,机械不灵活,思考的不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识字,并且运用。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尤其重要。1猜谜语,二编顺口溜,三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五送信,六摘苹果,七开火车,跨栏等等。利用这些多元练习,引导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体现情境中学,游戏中学,遵循了课改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五、拓展阅读,知识整合。(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教师在组织集中识字时,要合理处理细化学习与重复提取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音”“形”“义”的分类与比较、分解与组合等引导学生进行细化学习。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应用机会。例如,通过多层次的朗读(图文结合、拼音辅助、分组、随机呈现)和互教互学等方式对学过的生字进行巩固和检测;又如,指导学生利用汉字“音形义”统一的特点,由已会字到新字,由新字到已会字,按“音”“形”等特点进行组合分类、重构(换偏旁部件组新字、组新词);教师还可以把识字与文本阅读、口语交际有机结合起来,让生字(词)回归到具体的生活、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让单纯的生字(词)变得有更有意义,更丰满。

在巩固识字后,充分利用了网络环境下的优势,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阅读我给他们提供的相关阅读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带有拼音注释、方便他们阅读的电子文本。这样不仅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适量的超越,还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认识从“字——词——句”上升到了“段——篇”。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不仅积累学习过的生字,更积累了新的语言、新的文化。学生的识阅读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