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2018-09-26 17:13:52)
标签:

歙县西坑草龙

徽州民俗

旅游

图片

徽州三文鱼潘立昇

分类: 徽州记录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西坑,地处黄山市歙县东路的尽头,距徽州古城70华里,于布射河上游的源头水区域,是一个群山环抱、民风淳朴的徽州古村落。西坑自古以来就有中秋草龙的习俗,已经传承了650年。西坑地理位置偏僻,鲜被外界关注,因此该村中秋草龙的习俗得以原汁原味的沿袭至今。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西坑舞草龙,追根溯源始于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是出于对洪武皇帝的丰功伟绩进行歌功颂德。元朝末期,吏治腐败,天下大乱。当时有西坑潘第六代兄弟六人元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朱元璋率领部队攻打徽州,西坑潘第六代兄弟六人投奔义军,后跟随朱元璋南下攻打陈友谅,立下赫赫战功。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洪武三年正月初三,朱元璋下令征剿漠北徐达为征虏大将军。西坑六兄弟请命随军前往剿敌,出征前跪地面向家乡西坑方向磕头谢母恩。这一幕正巧被大将军徐达撞见。徐达查问得知六兄弟皆未讨亲迎娶,遂上报朱元璋,朱元璋感念潘家六兄弟的忠,当即六兄弟卸甲归乡,并赐给潘家兄弟每人一根金条,六兄弟谢恩归退乡后向族长述说经过,族长听后大怒,当命六兄弟返回部队退金条并继续为国效力朱元璋听闻后折中安排,留下三兄弟继续从戎,三兄弟复归乡里。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征剿漠北之战取得大捷潘氏三兄弟无一生还,朱元璋感叹西坑潘氏忠烈,拨银两若干,并御赐六骏图一副,以表彰潘家的丰功伟绩。恩赐圣令传达到西坑之时,恰逢中秋前日,西坑潘家为迎接朱真龙圣恩到来,立即组织扎龙迎接,因时间有限,一时找不到好的材料完成龙身,三兄弟跟随朱元璋多年征战,深知洪武大帝的节俭亲民秉性提出用刚刚收割完毕的稻草来捆扎龙身,隐喻朱皇帝出身草根,却能一统江山、龙首翘楚,于是西坑便诞生了第一条草身龙首的威武之龙。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皇恩御赐到达西坑之时,千人出村口迎接,敲锣打鼓,草龙摆舞,村民在水口树下跳起了兴龙舞,声势浩大,场面恢弘。潘氏族长经过一夜的深思谋虑,族长怕用皇家银两建起忠烈门坊后,子孙后代会依仗荣耀,恃傲物故跪谢皇恩并恳请辞退了朝廷的银两,只接受了口授忠烈和六骏挂图。自此西坑便有了“真龙口,忠烈潘”的口口相传的俗语,为了歌颂洪武大帝的功勋伟绩,舞草龙习俗自此在西坑便代代沿袭,传承至今。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历经六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其中不凡各种天灾和事端发生,舞龙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偶有断续,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徽州连年大干旱,蝗灾,村民生活困苦不堪,舞龙活动当年办。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康熙十三年,西坑村妇潘氏在芦济凹横岭山坞中挤母乳救山猢狲之事,感动神灵, 天赐甘霖,集汇成小龙潭,村民撑小草龙去横岭山中接圣水洗观音,来去数里,汗流浃背,小龙感念村民虔诚,遂在圣水归村途中,恰遇村妇挑粪上芦济凹岭,于是运作点化,天空突然一声响雷,村妇一个趔趄,一担粪跌倒,倾斜而出,冲出一方小坑,坑中一汪清泉汩汩涌出,这就是粪倒潭地名的由来,芦济凹横岭山据此改称采龙山,该处地名沿用至今,古迹尚可辨认。至此,村民认为村中有神龙护佑,于是第二年复原舞草龙习俗。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几百年来,虽朝代更迭,但西坑潘氏虔诚的的信仰一直不变,以草龙为载体,祈福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年中秋,是西坑最热闹的一天,西坑的男女老少,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条件允许,均会千里迢迢返乡舞草龙。西坑世代相传的民谣道出了西坑人对舞草龙的热爱:“锣鼓响,脚板痒,满桌饭菜无心尝,天上圆月等下赏,只因我要把那龙头扛,吹吹打打舞龙啦。”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西坑在出龙前,独具特色的仪式感,充满了原始的激情。龙队的汉子们赤膊列阵,族老亲自为他们斟上三碗酒,汉子们齐刷刷连干三碗酒的豪迈场景,仿佛就是六百多年前潘氏六兄弟出征时的情景重现。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吉时到,锣鼓暄天,请龙出祠,撑龙珠的汉子跟着锣鼓点高唱吉词,龙首驻于古祠前石阶上,在众人簇拥下,由族老为龙点晴。点晴后的草龙在村民的心里就是条具有神秘力量的活龙,纷纷燃香叩拜,叩拜完毕将香插在草龙身上或龙珠上,西坑的龙珠很原始,将竹竿一端劈开,压入一个包了红纸的南瓜,便成龙珠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出龙整套仪式完成后,锣鼓声、爆竹声响彻天宇,草龙在祠前广场上正式开,两条龙一会齐头并进,一会相互竞逐;时而亲昵嬉戏,时而缠绕相争;忽儿跃起腾游,忽儿潜地伏行;围绕着晒坦左盘右旋,上下翻飞。西坑人一年一度最大的狂欢开始了。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祠堂前罢,龙队开始沿着几百年不变的线路穿街过巷,十二生肖前边引路,锣鼓队开道,威风凛凛的龙摇头摆尾起来跟上孩童们打着火把紧随西坑中秋舞龙不摊派,不指定,编草绳砍竹子扎架子糊龙头描彩绘等等,村民们是自发自愿踊跃出物出资齐心协力来完成。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按固定路线必须到达每家每户,为了祈求平安,家家都早预备了爆竹、焰火和鞭炮,点着了香,早早候着。龙珠一到,龙也跟着而至,每户人家见龙至,举香对龙躬拜后将香插入龙珠,户主紧赶着给龙队人员敬烟递水,忙得不亦乐乎。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歙东西坑草龙,原汁原味传承了650年

 

龙过完所有村民家已是深夜,便熄香灭声,一人抬着草龙向村口水口的灵龟照镜景点下瀑布走去,众人奋力将龙送潭中,寓意龙归大海,保佑村里一年平安顺意。此时中秋之月正当空,皎洁的月光,照着舞龙者回归的步伐喧嚣过后,村子复归安祥静谧

(注:本篇文字根据西坑潘小伟提供的文字资料参考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