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南毕业旅行之七

2022-10-21 11:56:36
标签: 旅游 虎跳峡中途客栈 虎跳峡高线徒步 秘境半山酒店 张老师客栈

徒步虎跳峡高线

     2022年8月5日(五),云南之行的第七天。今天的计划很简单,就是从中途客栈出发,徒步虎跳峡高线最精华的一段路线。当然,要看老天爷的心情,要是下雨就有点麻烦了。

8:00,窗外一片云海

     岁数大了,早上也睡不着,一个人起床悄悄拉开窗帘,于是就再也舍不得拉上了。躺在床上看云卷雾起,真是变化莫测。中途客栈的老冯家,祖上一定积了大德,给后代留下了这么一处宝地,守着它够子孙们吃上几百年了。

9:10,起床,此刻的中途客栈,每一扇窗都是带框的风景画
9:15,爽死你阳台上的云雾

     小伙子年轻,爱睡懒觉,这个点不拉他是起不来的。和翀妈洗漱完上了“爽死你阳台”,那叫一个凉!穿上了薄羽绒衣都不觉得热。

     这个点儿有点尴尬,赶早的驴友早已出发;爱睡懒觉的还没起床,阳台上空空荡荡,居然没什么人。眼见着雾气从金沙江畔深沟弥漫上来,一会儿对面的玉龙雪山不见,一会儿自己也身处迷雾之中。

一会儿,雾茫茫一片了

     所谓最好的画笔,也画不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眼前的虎跳峡,就是一幅瞬息万变的水墨丹青,随意截屏都是美得让人叹息!

     十一月的旱季,我和翀妈来过中虎跳,阳光甚好,但没有这样的云雾,山色也是枯黄的,灰蒙蒙的,和今天眼前所见,简直就是两个世界!我相信,那些被虎跳峡之美征服的人,一定是像这样的雨季来的。

9:30,早餐,不少人带着狗子来徒步

     计划这段行程时,一度想从靠近上虎跳的桥头徒步入口开始走,经过“二十道拐”,到中途客栈,再往后到TINAS(中峡青旅),完成整个高线的徒步。最后,还是和真实的自己妥协了,从桥头走到中途客栈,整整20公里山路,尤其是24道拐,大部分都是一路上坡,体力好的都要整整走一天,真不是自己一家能胜任的。还是从中途客栈出发,到中峡青旅这一段靠谱,据说风景也是最好的,是精华中的精华。

10:47,出发,有点担心会不会下雨 
有点犯嘀咕,难道现在都修成这样的水泥路了?

    轻装上阵,一个背包,就装了水和雨衣,新买的登山杖也终于用上了。

     从客栈的正门出来,就是一条盘旋山腰的水泥路,据说是通向最上边的两户人家。现在精准扶贫,要求是每户人家门前都必须通上水泥路。原先我还以为这是一条可以开车下山的路,结果是条断头路,到了终点要下山,还必须原路返回,也就是我们上来的那条路。

     这里只有这一条路,倒也不用担心迷路。只是走在这新修的水泥路上,总不免犯嘀咕,这怎么也不是传说中的徒步步道吧,难道现在全修成这样的路了?景色是看着不错,可全程走这水泥路,好像不是那个感觉呀。

11:00,穿越最后一个村落,从放假在家的兄妹手中买点野苹果
11:08,经过一处瀑布,绕到老桥上赏景

    走了不多远,经过一处山涧。站在新修的桥上一看,贴近瀑布的山脚下有一座显然是废弃的老桥,于是贴着山崖,在荒草中依稀寻见了一条步道,走过去一瞧,这才是当年的徒步线路吧。

11:17,终于走上想象中的土路

    过了这处瀑布山涧,不远处的水泥路边有了一条岔路。我第一个下去探了探路,走出几步就看见户外俱乐部系的红丝带,赶紧叫母子俩下来,这回算是走上“正道”了!几个顺着水泥路继续上行的背包客,听见我喊也赶紧折了回来。

     有一对来自深圳的年轻情侣,一身专业户外的打扮,背着大大的行囊,一看就是背着整个家当奔向下一站的。休息时一聊,他们是昨天从桥头经过24道拐到中途的,今天走完高线,来到及的话想去梅里,计划去雨崩徒步。我狠狠夸了他俩一下,那也是我原本的计划,但看着路程太远了,海拔又高,最终换成了去普达措尼汝徒步了。

     翀妈看着他们的背影嘀咕了一句,这小两口也不像经常户外运动的,尤其是男的,感觉还不如那女生,他们这样子,下面要走那么多路,够呛。

景色漂亮得不像话了,天空也明亮起来

     从踏上这原始的虎跳峡高线步道起,天空越来越通透,原先的那一层雨雾带来的灰度,一点点褪去了。云白了,山绿了,徒步客的身影成了彩色的点缀。

脚下万丈深渊,滚滚金沙江
阳光穿透了云海
大美虎跳峡
11:35,绕过第一个山坳尖

     小伙子走得快,始终和前面三四个年轻人走在一起。我和翀妈感叹自然之美,走走停停远远地拉在后面。比我们更慢的,是一对母子,孩子就穿着凉鞋,母亲也穿的不是户外鞋,感觉像当地人去赶集的一般,但也走得轻松。

拐过山尖,悬崖下的金沙江和远处的盘山路,似乎并不遥远

    在山尖的拐角处,和小伙子短暂地汇合,他抱怨我们走得太慢了。翀妈感慨到:我和你爸是把这当成人生在此唯一的经历在走,多看一眼是一眼,大概率今后不会再来了,毕竟这个世界没去的地方还那么多;你这么年轻,不会有我们的感觉啊。

对面绝壁上就是那条网红的瀑布

     一拐过山尖,又是一个山坳,步道像一条刀切的直线,嵌在悬崖绝壁之上。远处半山一条白练悬在半空,被步道切成了上下两截,这就是高线上著名的“龙洞水瀑布”。

     风景美,脚下的土路不知不觉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岩石,也美。一手登山杖,一手手机,拍了又拍,时不时被翀妈迎头呵斥: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你还边走边拍!不要好了!不许拍了!好好走路!

小伙子一眨眼就拐过山尖没了踪影
从这开始,除了身后一队母子,再也不见他人了
我永远是那个殿后的
绝壁上的岩羊

     山中遇到最多的,是无处不在的知了,许多居然就栖身在路边的岩石上,整个山谷都回荡着它们求偶的山歌。除此之外,就是散落在山间绝壁上的山羊,这攀岩的身手,无人能敌了,看着就眼晕了。

11:55,终于到龙洞水瀑布了
这是虎跳峡高线上,一个标志性的路标

    雨季的虎跳峡高线,从中途客栈到TINAS(中峡青旅),沿途有两处涉水路段,龙洞水瀑布是一处。不过路上挖了泄水沟,小心一点倒不至于湿了鞋。只是被飞溅的水滴打湿,是一定的。

12:00,过了水龙瀑布奔向第二个山坳尖
不恐高,也有点脚抖
这次出行最喜欢的两张照片之一 
12:05,过了山尖上著名的老虎口

    龙洞水瀑布所在的这一处山坳,可以说是整个高线上最华丽的乐章,山、水、路、人,在这一程里完美融合,说她是高线上最美的那个,一定是众望所归。

12:20,涉水过了山溪,休息一下

    过这一处老的塌方体时,又要涉水了。小伙子和翀妈的鞋全湿了,我靠着登山杖的支撑,居然只鞋面沾了点水,跟在后面的那一对母子都赞叹不已。

     过了溪流,是今天整个徒步线路上唯一一处要爬山的路段,稍稍有点累了,索性半山坐下休息了一会儿。此刻一直跟在我们后面的那对母子超了过去,很快消失在群山之中。终于,前不见来者,后不见追者,只有几只山羊慢悠悠地从身边踱过。

 

12:40,山坳尖观中虎跳金沙江
母子俩叠石成景,祈福平安
12:46,最艰难的一路下山开始了

     拐过最后一个山尖,也是这一程最高的一个点,一眼就看见终点所在的东环路了。接下来就是一路下坡了,景色虽好,但经历过先前的高潮,眼前的一切就感觉平淡无奇了。

望山走死牛,东环线盘山路看着似乎不远,却永远那么远 
小伙子走一段,刷会儿手机等等我们
13:12,半山腰还没到,翀妈的脚开始吃不上力了

    其实下来不远,就有去张老师客栈的岔路,我坚持要去更远的TINAS(中峡客栈),母子俩也就跟着我走了。遇到一个爬山的当地人,说到中峡客栈最多半小时,谁知这后面的山路似乎是无穷无尽啊。

14:12,为了去TINAS,多走了一个小时下山路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就是这样的山路,尤其是对翀妈这样脚力不好的人说的。这一路下坡,许多地方坡陡路滑,翀妈磕磕绊绊,滑倒了好几次。好为人师的我,一着急开始教导人家如何用好登山杖,边走还边斗起嘴来了!小伙子有几处地方也停下来提醒我们——这儿滑成屎了!一看,一溜滑痕,他也滑倒了。

14:20,真的快到底了 
可怜的翀妈
14:42,终于下到东环线TINAS客栈边上了 

     走到山脚下,看见大马路的一刻,翀妈说自己总算活过来了!这一路下山,自己都做好滚下山来的准备了!自己都佩服自己,竟然走过来了。

15:00,tina‘s(中峡青旅)午餐

     位于东环线中虎跳之上的TINAS(中峡青旅),是虎跳峡最早的国际青年旅舍,是连接虎跳峡高线和低线的枢纽,在户外徒步客中同样出名。2008年第一次来虎跳峡,我和翀妈就是从这下面的金沙江边,经过天梯爬上来的,那是爬得想死的心都有了。今天再次站在青旅边的神川大桥上俯瞰金沙江中虎跳,翀妈又想起了当年的誓言:这辈子再也不下去了!这低线,走一回够了!

16:08,沿东环线一路下撤

     东环线才新修过,刚通车不久,路况极好,就是没遮没拦的。出门还担心半途下雨,现在恨不得马上来场太阳雨!这午后的大太阳!不穿好防晒服,肯定一会儿就会晒伤。天是真热,汗就没停过。索性把面罩系在手腕上,擦起汗来方便。

16:15,每个转弯处,都是“观景台” 

     从中峡青旅沿东环线往回走,正是我们在高线看到的那一段盘山路,要一个个大圈绕下去。也有近道可抄,但实在太陡,不敢造次。

16:22,“秘境半山”酒店

     在高线下山途中,之所以要坚持走到中峡青旅,一是为纪念一下当年从谷底向上爬的绝望,二是想到不远处的网红酒店看看。这家“秘境半山”酒店,开业不久,是几个年轻理科生的作品。选址不错,正对着金沙江虎跳峡。酒店的每一套客房都是集装箱式定制好,拉到这里现场组装的,都拥有独立的小庭院观景台,像工业风的小别墅吧。

     自驾、追求度假型轻奢酒店的,可以选择这。当然价钱要在中途客栈的基础上加个零了。

半山酒店,看金沙江是一流的
出发时还担心下雨,现在最好来场大雨

      想到酒店的咖啡屋坐一会儿的,没想到人家服务生说,今天太忙了,服务住店客人都来不及,很抱歉,不能接待三位了。小伙子一听,不想蹭人家的景观了,一个人沿东环线先走了。

这是网上出名的取景框,就是给客人出片发圈的
这个酒店,应该是目前虎跳峡条件最好的一家了吧
16:50,张老师客栈和小伙子汇合 

     远远就看见小伙子坐在张老师客栈路标下,很是悠闲地乘凉刷手机呢。

     张老师家客栈,规模也扩大了不少,但餐厅感觉变化不大。当年那个午后,我和翀妈在这个屋子吃了半只母鸡后,就沿张老师小道下到了中虎跳江边,那是终身难忘的经历啊。

故地重游,好亲切,还遇上个健谈的青岛大妈

     胖胖的店主,不知是不是张老师的公子,很热情,给我们送上免费的茶水。至于包车回中途客栈的价格,和中途客栈冯德芳的女儿介绍得一样,150元。和母子俩开玩笑,说下去故地重游吧,俩人几乎是异口同声:滚,要去你去吧,我们等你!

     一个住店的青岛大妈,很羡慕生了儿子的翀妈。她儿子儿媳在上海工作,生了俩闺女。这次一大家子出来玩,住在了张老师家,说就应该从小带孩子来着走走,等他长大自己再来会意义非凡的。和他说现在城里生女儿好,她摇摇头,今后你们会明白,还是儿子好!但愿吧。

17:16,150元高价包车回客栈 

     短短几公里路,150元是够贵的,但此时却一点也不心疼了。就是你给我两千块,我也不愿走回客栈了。路上司机说,这山路这儿人开惯了,算好开的了,你们自己来不敢开,可以出点钱让客栈找司机开上来的。

     他还说起了刚送过的一个家庭,一天里走完了高线后,还下去走完了低线,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是走得半死不活了,还被父亲一通骂。我们看了看儿子,他也很不理解,太厉害了,太疯狂了,这是自虐啊。

    今晚在餐厅,继续和店主冯德芳聊天,听他讲故事。他说,当年自己复员回来时,胃彻底坏了,身体也垮了,一个大男人成了药罐子。看不起病,只能自己摸索着吃药,虽是久病成医,但由于不能干重活,在这穷乡僻壤那自然是家徒四壁了。

     那一年,一个独自来此探险徒步的老外,偶尔与其山中相遇。当时老外生了病亟需休息调养,冯德芳就把他安置在自己家中,凭着自己积累的一些中医常识,尝试给他按摩治疗。在这之后,陆陆续续,越来越多的老外慕名来找他借宿,请他当向导。当年他第一个做向导走的哈巴雪山徒步线路,那可是极其出名的。

     一方面是出于好心,既然这么多人有这样的需求,自己就应该帮助人家;一方面是看到了商机,也只有商业化运作,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所以冯德芳开始在自己院子开客栈了。到今天正好三十年。

这是翀妈当时发的朋友圈

     晚上,小伙子身体出了点状况,一阵阵胃痉挛,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着更疼,这滋味我尝过,是极难受。肯定是到中峡青旅和张老师客栈时,狂喝冰饮喝坏了。担心这后面的普达措徒步,能不能去了。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