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和英语课《Unit 5 My Family》评课稿
(2012-12-06 14:44:05)
标签:
评课稿杂谈 |
《认识生活中的标志》评课稿
11月29日,我有幸参加城西中心小学举行的第二片区教学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是新课标指导下的综合科课堂教学新问题、新思路、新模式。聆听了茅老师《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一课,茅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的问题设计,学生的精彩回答,让人耳目一新。我觉得本节课有两以两大亮点:
1、注重目标的达成
寻找生活的标志是整个单元的基础,茅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分组寻找不同类别的标志。课中在分组汇报环节,老师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汇报这是什么标志,而是充分挖掘各类标志的相关知识,如国旗组让学生讲有关国旗的故事,交通标志组让学生学习交通指挥手语等,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通过让学生说说,进而让组长小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汇报这一环节很好的达成预设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同时还渗透了情感目标。
2、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课前老师让学生分组搜集标志,在搜集标志的过程中学生肯定要走进生活、深入社会同时还要与人交往,比如学生不但搜集到各类标志,还了解有关标志的内容,如认识了交通标志,还学会看交通指挥手语等,在课堂中再说给同伴听,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实质上也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建议:在认识食品标志,拒绝三无食品这一环节中,老师在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同时,应该具体给学生介绍什么是“三无食品”,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辨别,学以致用。
两个困惑:学科内的综合实践课算不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如何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比如,今天的课,茅老师是怎样做到学生课前出去搜集标志的安全问题?
《Unit
一、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二、渗透情感教育
总而言之,郑老师采用听、说、唱、玩的方式,通过各个有趣、实用、轻松、活泼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的面也很广。让我领略到轻轻松松学英语的美,让我在“爱”的领域里有更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