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和英语课《Unit  5  My Family》评课稿

(2012-12-06 14:44:05)
标签:

评课稿

杂谈

《认识生活中的标志》评课稿

                 赖店中心小学    林 娜

1129,我有幸参加城西中心小学举行的第二片区教学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是新课标指导下的综合科课堂教学新问题、新思路、新模式。聆听了茅老师《认识生活中的标志》一课,茅教师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的问题设计,学生的精彩回答,让人耳目一新。我觉得本节课有两以两大亮点:

1、注重目标的达成

寻找生活的标志是整个单元的基础,茅老师在课前让学生分组寻找不同类别的标志。课中在分组汇报环节,老师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汇报这是什么标志,而是充分挖掘各类标志的相关知识,如国旗组让学生讲有关国旗的故事,交通标志组让学生学习交通指挥手语等,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通过让学生说说,进而让组长小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汇报这一环节很好的达成预设的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同时还渗透了情感目标。

2、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学习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课前老师让学生分组搜集标志,在搜集标志的过程中学生肯定要走进生活、深入社会同时还要与人交往,比如学生不但搜集到各类标志,还了解有关标志的内容,如认识了交通标志,还学会看交通指挥手语等,在课堂中再说给同伴听,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直接经验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实质上也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个建议:在认识食品标志,拒绝三无食品这一环节中,老师在渗透食品安全教育的同时,应该具体给学生介绍什么是“三无食品”,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辨别,学以致用。

两个困惑:学科内的综合实践课算不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如何保障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比如,今天的课,茅老师是怎样做到学生课前出去搜集标志的安全问题?

 

 

 

《Unit  My Family》评课稿

                             书峰中心小学  张德容

    听了郑老师的这堂充满爱意的英语课,对于刚从教不久的我有很大的影响,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一些收获吧!

 

一、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My  family本身就是一个与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话题。整堂课郑老师从这一点出发,仅仅围绕生活来开展教学。一开始,郑老师通过创设情境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Sally介绍自己的家庭,引出句型Who’s he/she?,然后引出新单词father、mother、grandpa、grandma。接着安排同桌间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根据家庭照片,相互之间询问。学生看着自己家人的照片,亲切感,生活的真实感都一股脑儿地涌上心头。此时他们用学习的语言进行交流的愿望也就特别强烈。

 

二、渗透情感教育

 

     让学生通过谈论自己的家,引起学生对家的热爱之情;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中渗透了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教育:家,快乐的家,是靠我们的爸爸妈妈等长辈们的辛勤劳动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爱他们,尊敬他们,孝敬他们。家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港湾,我们爱家,爱家里的每个人。

 

     本堂课郑老师还给学生带来了获得一等奖的公益广告“Family" 此时学生心里的触动很大,再次提升了情感教育。最后把单词Family延伸到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圆满的结束课堂。   

 

总而言之,郑老师采用听、说、唱、玩的方式,通过各个有趣、实用、轻松、活泼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的面也很广。让我领略到轻轻松松学英语的美,让我在“爱”的领域里有更深的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