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拜金价值观奋斗教育张宁虹 |
分类: 人生感悟 |
前些天招聘的过程中我遇到个非常有意思的女孩,二十二岁的九零后,据她自己说已经来北京两年了,不过还没遇到好机会。我笑着问她等待的好机会是指什么,她回答得一点儿也不含糊:就是挣大钱的机会,她来北京就是为了挣大钱,因为觉得上大学没用,所以她高中念了一年就跑出来找机会,辗转几个城市最终来了北京。
我其实很喜欢那个坦率的女孩,我相信她说的都是真的,只是觉得女孩的有些想法并不那么符合她的年纪,那也许跟她小小年纪在外飘荡有关吧。当我问她期望的薪金的时候,她也毫不掩饰自己,说越多越好。我问她多少才可以称作多,她笑着回答:“一万不嫌少,两万刚刚好。我是开玩笑,不过我觉得挣钱当然越多越好。”
因为她说话很有意思,所以我就多聊了一会儿,从她期望的工作和薪水入手,我们聊了不少话题,不过她的话却始终离不开钱——现在挣很多钱可以租大房子,买贵的衣服,吃阔气的饭,背名牌的包,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参加个选秀之类的节目,露露脸说不定能得到一个赚大钱的机会,再不济就嫁个有钱人,使劲帮他花钱。
我笑着说她够坦白,她说想着过好日子不丢人。我觉得小女孩说的话也对,年轻人想着挣大钱过好日子,这不是错;可我又觉得她的那些话就像一根一根芒刺,让人有点难受,不知道用什么词儿去形容那种感觉。当然最终还是她自己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自己:“我觉得自己拜金,周围的朋友都拜金,都想挣到花不完的钱,都想着挣不到那么多就找个能挣那么多的人,反正有钱就行。”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很难想象一个前来求职的年轻人,在居无定所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坦然地表达内心,甚至连一点点掩饰都没有。虽然我很欣赏她的坦率,但我觉得她并不适合在我这里工作,因为我需要的是一个做事情的人,而不是奔着钱来的人,尽管每个人工作都是为了挣钱。
前些天有朋友感叹说自己的女儿才十二岁,知道的名牌比父母多,对消费的理解对父母要与时俱进得多,而且还会煞有介事地批评父母不会享受生活。朋友说,女儿口口声声说的都是与钱有关的东西,在孩子的世界里,同龄人之间热衷的也都是物质方面的攀比和炫耀。因为如此,朋友既无奈又担心,她很不明白自己明明始终都在努力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却为什么孩子满脑子都是拜金思想。
朋友感叹:“十二岁的小小女孩这样迷恋金钱,而且周围的孩子大多如此,现在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我想,朋友的感叹应该是代表了一批人,因为现在拜金的孩子的确不在少数,以至于这几年屡屡在媒体上能看到直白地表达对金钱的痴迷的年轻人,也就有了那句“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远骑着自行车笑”的经典名句。我们可以允许和理解各种思想的存在,但仍然可能需要想一想,如今的女孩为什么这么拜金?
生活氛围的影响不容小觑也不容忽视。生活在今天,打开电视看生活,电视里面都唱歌,没完没了的各种选秀和比赛以及对选秀节目的延续报道,让很多孩子可能有了一种非常普遍的错觉,以为生活本来就是那样的,成功是可以一夜获得的,名利是有捷径的,人追逐金钱和享受就是应该的。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的文化生活,但千篇一律的选秀和炫富等等节目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在丰富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当然地也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思想。全民娱乐固然没有错,但在娱乐的同时似乎也该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除了娱乐,还有温饱;人生的路上需要机遇,但更需要奋斗。
金钱至上的熏陶同样不可忽视。唯物质主义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今天社会的一个基本基调,大家都忙着挣钱,大家都挖空心思挣钱,大家都盯着别人手里的钱,你来我往的追逐和攀比过程中,人情淡了,道德低了,精神垮了,于是奋斗不再重要,读书不再有用,社会不再温暖,冷漠如影随形,就这样且走且追,到头来所有人都热衷的只剩下钱。大人们盯着钱,整个社会盯着钱,孩子们又怎么能幸免呢?
物质条件的差异和匮乏也让很多孩子不得不拜金。富足的孩子拼命炫耀,条件相当的孩子之间相互攀比,当这样的风气在孩子中间蔓延的时候,本就有这差异的物质条件一定会导致那些物质相对匮乏的孩子或者向往富足,或者顾影自卑,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就会变得急不可耐地想要富足有钱,于是又多了一批拜金的孩子。
过度崇尚物质必然会导致情感世界贫乏,没有了情感支撑的人生很容易在来势汹汹的各种风气面前走歪了航线,当礼义仁智信在孩子们眼里变成了古董和笑话的时候,他们还能追逐什么呢?
今天的社会可谓发达富足,但就是在这样想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当中,却连一部适合孩子们的电影和动画片都找不到,于是在纸醉金迷的气息中,到处矗立着孤零零的空虚的精神和心灵。拖着空荡荡的躯壳习惯了享受,习惯了羡慕,人也就会渐渐往往忘记享受需要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努力。精神的空虚让许许多多孩子们缺少了动力,没有了方向,于是跟着大人们往前跑,而这个世界上太多人追着金钱跑,追着房子车子跑,于是跟在身后的孩子们也迷失了。
小小年纪的孩子拜金也许算不得大错,但一定是大事,关乎他们的未来和每个家庭的未来,当然也关乎整个社会的未来。喜爱金钱不是错,崇拜金钱肯定是走歪了路,看歪了生活。有时候真的很怀念曾经的曾经,那时候口袋里没几个钱,脸上却时刻荡漾着笑。今天,如果还想看到那种发自内心的纯真的笑,需要走很远的路,所以我会定期带着孩子去偏远的山区看看,看看那里的衣衫破旧的孩子们脸上的笑,看看他们为改变生活付出的努力。虽然我知道这样的造访未必能真的改变得了什么,但至少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无论是城市里不知寒苦的富孩子,还是乡村里为肚子发愁的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