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生活父母亲情张宁虹 |
分类: 人生感悟 |
前些天听说一位从美国回来探亲的朋友,打电话约她聚聚,她却非常着急要赶回去,原来是急着回去处理一大堆工作。好久不见,得了机会却又无法相聚片刻,心有遗憾,就在电话里多聊了几句,我埋怨她难得回来却又如此匆匆,朋友感叹说不是她想如此匆忙,而是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亲奔波。
这位朋友常年在美国生活和工作,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无论从学识还是资历,或者是她的能力阅历来看,她都是个方方面面让人不得不佩服的女强人。不过女强人也有女强人过不去的门槛儿,前年她喜得千金,在无限欣喜过后便是手忙脚乱,雇了个保姆也不行,最后不得不求助父母。
她父母赴美的时候我帮着办理签证等手续,当初感触颇多。因为访美签证中没有帮助子女照顾孩子这一类型的签证,所以老夫妻不得不诚惶诚恐地撒个谎,向签证官表示自己远赴美国式为了游山玩水。签证官也有意思,竟然问老两口知道美国的哪些旅游胜地。幸亏我提前告诉老人,不管别人问起什么地方,都要回答说很喜欢。所以当签证官问起美国的许多地方的时候老两口一一回答说很喜欢。
那个签证官好像对夏威夷特别引以为豪,所以问了好几个有关夏威夷的问题,当然也问老两口会不会去夏威夷旅行。老两口一个劲点头,签证官大喜,一边描述夏威夷的美景,一边批准了签证。办完事出来,老两口都已经大汗淋漓,老太太喘着气说这么老了还要撒谎还真的不习惯。
老夫妻终于如愿,老美的签证官大概也觉得如此安享晚年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恐怕永远也想不到,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去美国并不是为了旅行,而是为了帮女儿带孩子。如果签证官知道如此白发苍苍的老人去美国的初衷,恐怕不但会拒绝签证,也会非常不理解。
美国的父母亲通常是不会帮孩子带孩子的,他们的晚年更多地是做自己喜欢做而又一辈子没顾得上去做的感兴趣的事,也会去旅行,或者种花种草,总之是要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而孩子成年之后所有的生活都要自己去面对,这是美国人的独立精神和独立意识,虽然与我们国家大不相同,但却更值得推崇。
在中国,如果父母亲不帮着孩子带他们的孩子,往往会被认为没有人情味儿,我听过或者见过不少年轻的小夫妻因为父母没能帮他们带孩子而抱怨,而他们面临的现实却是既不想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到父母身边,又没能力拥有大房子把父母接到身边,所以即使父母有心帮儿女带孩子,也没有可能,如此情形下埋怨父母,于情于理都不合适,然而这样的年轻夫妻绝对不在少数,因为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晚年的父母照顾孙辈是天经地义的事。
朋友的父母身体并不好,放着并不算悠闲的晚年不安享,却要远赴千山万水之外的大洋彼岸去抚育孩子的孩子,要知道他们为了让女儿去国外深造付出了大半生,而且还背负了很重的债务,反过来说,各方面都很优裕的女儿这些年却很少回来看父母,只是偶尔寄点并不算多的钱给父母亲。
当时我看老两口互相搀扶着垂垂老矣,便劝他们如果身体实在不济就不要去了,否则不但照顾不了孩子,反而给女儿添麻烦。但老两口竟然那样执着,非要去照顾孙女。含饴弄孙是中国老人的乐趣和寄托,老外不会明白其中的滋味,在还没有老去的时候,我们又何尝能真的明白呢?
老两口去美国前后呆了一年时间,女儿的孩子大一点了,老人在那边生活不习惯,身体也不够好,正如我所预料的那样,慢慢变成了女儿女婿的负担,尤其是身为美国人的女婿不太能容得下老两口,不止一次问老两口为什么不去享受自己的生活,却偏偏要跟孩子在一起。因为矛盾渐渐凸显,老两口不得不返回北京,临走的时候老太太又撒了个谎——她说自己实在过不惯美国的生活,想念北京了。
一来一去,老人撒了两次谎。当我受朋友委托去机场接老两口的时候,见到的是和一年多以前大不相同的两个老人,他们的头发完全白了,腰更弯了,可以想见在美国的一年时间里他们一定很辛苦,而他们回国的时候女儿女婿没顾得上送送。
后来我有一次找个理由打电话给朋友,趁机说了说我的想法,我没多说什么,只是提醒她有时间多回来看看父母,时不待我。聪明的她当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却仍然没有时间回来,只是我知道她把我的话记到心里去了,这半年里她回来了两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为的只是看一看父母。
父母和儿女,无论隔着千山万水还是相距咫尺,始终都有剪不断的血脉连着,也许我们曾经不懂父母,但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父母,终会明白父母那些曾经看不懂的行为,猜不透的心思。等到有一天我们明白了父母,就知道其实他们对女儿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偶尔能看上一眼,能说两句,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