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河北青年报问
(2013-04-13 08:21:12)
1.
村上自白曾经经历了长达两年的低迷期,写不出小说来,而这部《眠》,则是在创作瓶颈之后的爆发,是他重归小说家跑道的标志性作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对超常体验描写的不断摸索、这种摸索的不断积累,无疑为完成后来的巨作群锻炼了笔力,奠定了基盘。
2.
散文,日人多称为随笔,与小说相比,虚构的成分自然远为稀薄,尽管我们不能以为随笔所传达出的村上形象就是百分之百真实的村上,但毕竟比透过小说理解村上要直接得多。建议喜欢村上、愿意了解村上的人,不妨读读他的随笔。我以为他的随笔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日本人。而当此两国发生龃龉之际,我们更有必要了解对方。
村上的随笔文字幽默,内容涉及面广,可以说多方面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立体的村上。
3.
所谓“青涩的一代”(青の世代)这一名号是由文学评论家小田切进(1924-1992)命名的,时在1977年前后,大致用以指称上世纪70年代后半至80年代前半登上文坛的一批作家,包括中上健次(76年获芥川奖)、村上龙(76年获芥川奖)等作家,后来将宫本辉(79年获芥川奖)、田中康夫(1980年获文艺奖)、村上春树(1979年获群像新人奖)等人也算在内。不过,这个词很短命,此后几乎不再被人提起,而给作家划代的做法,这大约也是最后一回,现在不见有人以世代为基准将作家们分群归类了。
4.
我以为村上用自己的作品将日本文学推上了世界巅峰水准,这大概是他对日本文学作出的最大贡献。
而他那运用娴熟的“日本式或曰东方式灵幻写实主义”——此界与异界间没有明确的界别,作品人物毫无困难地穿越两界,无须经过任何手续,借助任何手段——的叙事手法,也许可以称之为对世界文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