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的空间模型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践行中的空间模型
诺奖得主莫泽夫妇,发现了网格细胞,通过放电模式自动生成图形空间坐标系,整合视觉、触觉与运动信号(如内嗅皮层与海马体联动),实现时空信息的统一表征。人脑功耗仅20瓦,远超现有AI系统的能效。
空间智能是机器在3D空间和时间中感知和行动的能力,是AI领域前沿技术方向。
WorldLabs(空间智能的底层架构):作为全球首个生成-感知一体化空间智能模型,支持从单张图像生成可交互的3D世界,并计划应用于AR、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直接指向未来AI技术的“具身智能”方向。
MuseSteamer(技术范式创新):百度发布的全球首个中文音视频一体化生成模型,实现了画面、音效、人声的协同创作,支持一张图生成10秒1080P电影级视频,技术评分登顶全球权威榜单VBench I2V。
最近,昆仑万维空间模型:以空间智能为核心,通过3D场景生成和可交互视频生成技术,将二维图像转化为可自由探索的三维场景。其核心功能包括动态物理效果模拟、风格迁移、多角度视角切换等,旨在为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具身智能等领域提供高效的内容生产工具。
高德地图AI:以出行生活服务为核心,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和时空推理能力,提供主动预判用户需求的功能。其特色功能包括全双工语音交互、AI即刻需求预判和AR打卡,旨在重构用户的出行体验。例如,AI领航交通感知能够实时分析路况并优化导航路径。
昆仑万维空间模型在3D场景生成领域的领先地位,高德地图AI在地图导航领域的AI原生应用地位。虽然在AI技术定位异同但其战略意义前瞻。(2025-8-17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