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纳米尺度说

(2022-08-28 16:3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雜感

纳米尺度说

纳米尺度说

钱学森把传统“宏观”说推向科学“胀观”说,拓展了人的宙宇视野。

人类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2号在太阳系中飞行了40年。如今,它们已经飞出了日球层,成为仅有的两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

当今,微观世界已潜入纳米尺度——在尺度小于千万分之米、肉眼完全看不到的纳米世界。人类卵细胞是我们可直接看见的最小物体之一,它的直径只有0.1毫米。而纳米科技研究的是1~100纳米大小的物体和结构

1925诺贝尔化学获得者齐格蒙德,是第一个测量和命名纳米颗粒的人。

20世纪50年代,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开始探寻在原子尺度上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两种强大的新型显微镜揭示了纳米世界的微小细节。扫描隧道显微镜

在纳米尺度下,电子的行为像波一样绘制出样本的形状。原子力显微镜测量材料的磁、电、化学和物理特性,而这些特性都是无法用眼睛直接看到的。

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了管壁仅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碳纳米管。这种材料的强度远胜于同体积的钢,而且重量要轻得多。费曼的梦想正一步一步接近现实。

现已经投入实用纳米技术是,1、计算机处理器;2、量子点显示器;3、分子打印机;4、柔性屏幕;5、自我修复的塑料等五项。(2022年《万物》8月号)(2022/08/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正反异同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