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实现说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雜感 |
“博雅”实现说
“人类只有发明了发明的方法之后才能快速发展,我们只有学习了学习的方法之后才能成为高手。”(理查·芒格)
翻译为中文即,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
中世纪大学教育的根基是“博雅”,包含文科,而文理分离出现于民族国家兴起、资本主义以产业革命为契机迅猛发展的18世纪末之后。
始于二战后日本政府,致力振兴理工科的政策导向,对文科的轻视。早在“废除文科学部”之前,在被称为“旧帝国大学”的大型国立大学中,理科就已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约七成教员是理科教员,法学部、经济学部、文科部等狭义的文科教员只有一成。
1952年起,中国学习苏联模式,发起高校院系改革,大量综合性大学被拆分为专科学院,在培养技术类专业人才上倾注大量资源,90年代以后,中国高等教育重新开始重视建设综合性大学。
近年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三所原本以工科见长的大学,也开始注重发展文科,如今这三所大学的文科已发展得相当不错。
二、
今年八月,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平台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多个文科专业就业率未达60%,或将面临停招风险,包括法学、贸易经济、阿拉伯语、金融学-国际金融以及英语-翻译等等专业。
之前7月,英国雪菲尔哈伦大学宣布将从2023年起取消英语文学学位,相关课程将合并至英语学位,不再单独开课。
2012-2021年间,报考英语研究相关专业的学生从9480人降至6435人
“那些无法让学生找到工作或继续深造的课程,…是一种失败。”(英教大臣米歇尔)。
三、
美国纪实作品《夹缝生存:不堪重负的中产家庭》中指出,教育重心和就业部门岗位向技术转移、教育的态度也一直在向职业化靠拢。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需求面前,文科的价值在于从最基本的角度来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以及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文科或许对物质成就没有什么直接的用途——相反还在不断反思和批判物质成就——但这正是文科在调整人类价值取向上的独特价值。
“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单一的物质进步,人类可能会出大问题。优秀的文科学者必须是反思和批评型的。”(郑大特聘教授何怀宏)(2022年08月23日界面新闻林子人)(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