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告状的“甄甄”

(2014-10-23 21:19:23)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养笔记

10月教养笔记

爱告状的“甄甄”

       甄甄,7岁。开学后的一段时间我发现,每到课间、餐后,我的身边总会围着打小报告的甄甄。一会这个说:“老师,xx小朋友手里有亮晶晶了。”一会那个说:“老师,xx小朋友口袋里有东西”。告状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很平常的小事。由孩子经常向老师告状可以看出,幼儿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而告状。有些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经常会跑到老师那儿告状:“老师,某某把玩具扔到地上了,我没有扔。”“老师,某某饭没吃完,我吃完了。”她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暂时现象。

      经过了解,原来以前的老师对甄甄很是呵护,导致甄甄觉得老师都会维护她,她想要什么东西一定会得到。从这些爱告状的现象可以看得出,老师在孩子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她对于老师的奖罚看得比较重,使她认为自己要在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的,这也无形间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一、针对不同的事由,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求助类的告状。老师可以适合的时候介入,引导幼儿尝试协商和讨论,学会自己处理解决的方法。

      2.遇到幼儿之间争吵、打架之类的告状。老师要及时的介入,了解引起纠纷的原因,避免引起对幼儿的更大伤害。

      3.对于状告他人的告状。这种行为不宜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老师针对孩子不同的告状情形,处理的方式也应该不同,有的及时表扬,有的可冷处理。

       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园的情况。由于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严格,会造成孩子的告状行为。老师多与幼儿沟通,与家长沟通,俗话说的好:“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和老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引导幼儿正确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爱告状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但从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太过于自我的表现。老师要在平时生活中就让孩子处理好自信和自我的关系。              

 

                                                                                                                                                    陆佳

                                                                                                                                                 2014.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