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0号我参加湖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201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智教育专题培训,第一堂课是马老师的《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教学策略》,让我收获颇丰。下面具体谈谈感想: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了解你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智力障碍学生目前是很多学校的主力军学生群体,作为老师就要了解智力障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才可以更好的开展教学。 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感想:马老师通过四个方面来讲智障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教学策略。一智力障碍的界定.这一章节我明白了作为任课老师对于学生是否是智力方面的问题一定要谨慎评估,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置于个体同龄伙伴有代表性的社区环境背景,以及文化中加以考虑;有效的评估应该考虑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运动和行为方面的个别差异;在同一个体内部,局限往往与优势并存;对限制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通过一个阶段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支持,智障者的生活功能通常会有所改变。二智力障碍的鉴定与分类.这章让我习得要运用科学的方式对智障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然后针对评估结果进行具体分类,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结合实际我校目前大部分属于重度,极重度的学生类型,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应该应该是广泛的,全面的。三智力障碍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三个板块来解说1.认知特征(包含感知觉不灵敏,恒常性低;注意力范围狭窄易分散;记忆容量小,缺乏明确目的;语言发展水平低,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灵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2.情绪与人格特征(情感交流多受机体需要的支配,高层次情感的协调力差。意志薄弱缺法持久性,容易受到他人暗示与驱使。)3.社会适应特征(包含中重度儿童日常生活自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但能和大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社会行为与人格期望值偏低缺法社会责任感,行为动机水平不高,社会交往能力差不主动。有回避行为。)第四部分讲的是智障学生的教育与训练,通过不同的教育安置帮助智障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这堂课让我从新认识到智力障碍学生的类型发展规律,对我今后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后也会加强专业性学习,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