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警惕食物消毒的误区
(2013-05-31 09:31:53)
http://s5/mw690/a22f3d9bgddf995b25de4&690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食物消毒也更显得尤为重要。可是人们对食物消毒还存在种种误区。
误区一:有坏味的食物,只要煮一煮就可以吃了
因为有的细菌耐高温,如能破坏人体中枢神经的"肉毒杆菌",其菌芽孢在摄氏度的沸水中,仍能生存5个多小时。有的细菌虽然被杀死了,但它在食物中繁殖时所产生的毒素,或死菌本身的毒素,并不能完全被沸水破坏。所以,变坏了的食物就是蒸煮再吃,也会使人中毒。
误区二:细菌怕盐,所以成肉、腌鱼等就不用消毒
实际上,有一种使人肠道发炎的"沙门氏菌",它能在含盐量高达10%~15%的肉类中生存好几个月,只有用沸水煮30分钟才能将其全部杀死。因此,食用腌制食品时也需要严格消毒。
误区三:冰冻的食物没有细菌
有的细菌专门在低温下生活,繁殖,如使人发生严重腹泻、失水的嗜盐菌,能在零下20摄氏度的蛋白质内生存11周。所以,食用冰冻食物时,也不能大意。
误区四:食物只要经过煮沸,就可以达到消毒杀菌防病目的
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食物中毒可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大类。生物型中毒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污染食物,例如腐败食物中的霉菌。这一类食物可用高温蒸煮进行消毒,即使留有少量毒素也不会造成严重危害。但化学型中毒,不是高温处理所能避免的,有时煮沸反而使毒素浓度增大。比如,烂白菜中产生有毒的亚硝酸盐,人吃了就会发生严重的中毒现象。此外,发芽和未成熟土豆中的龙葵碱、油料中的黄曲霉毒素等,均不能通过高温达到消毒目的。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关吧。
原创博文媒体转载请联系本人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孙丽洁
TEL:13241081085
QQ:1354109562
新浪微博:@孙丽洁营养师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