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为一件事又急躁了。这一周时间来天天下雨,杜放学后只能宅家里,跑步打球这些锻炼也行不通了。这同学把这大把时间都在无为中消耗掉了,沙发上躺躺,房间里蹦蹦。当娘的,看这时间给浪费的,就觉得心疼。于是,把这同学给训了一顿,气急之下,给手掌上拍了一巴掌,还给贴上了懒惰的标签。
头脑清醒过来,觉得这解决不了问题,原因在哪总得搞清楚。杜有点伤心,说是最近学校作业太多了,感觉很累,放学就想放松下,晚饭后散散步回来再看书,可不是懒惰。原来是这样的,我错怪杜同学了。发现有时候还是容易情绪失控,把小问题升级到天大的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实在要不得。
况且,我一直认为身体健康为上,完全不必用拼健康的方式来学习,可看到原本锻炼的时间余下来,看到杜照常玩耍,为什么就认定这时间用来读书才是合理而不浪费呢?还是纠结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说穿了,还是功利思维在作崇,觉得发呆和蹦达就是做无用的事,觉得读书才是有用的事。这要求太不合理了,太不正常。
什么才是有用?什么就是无用?说得清吗?留时间来放松,痛快玩,扎实学,高效率做事,正是我平常所坚持要求的啊,对自己的要求,对杜的要求。可是,一旦有节余时间,想着又不能出外痛快玩,就心里犯病想着利用这时间做有用的事,更可怕的是,丁点大的事,就扯东拉西地上纲上线贴标签。真为自己的功利思想而惭愧。换位思考,如果我上一天学,我也很希望好好放松,我也希望有发呆的时间。想起自己读书那会儿,实在没有杜同学有上进心,也没这同学勤奋自觉。
我真诚的道歉,为自己的功利思想而道歉!杜是个大度的孩子,不计较当娘的胡乱神经发作。常说教育孩子,很多时候孩子也在教育着我们,成长,是双方共同要做的事情。感谢我的孩子,你让我二次成长。
杜出外玩耍,我赞成,还经常煽动她去玩;锻炼,我全力支持,喜欢打球滑冰,要买球拍买装备二话不说。周末,只要天气好,骑车,郊游,经常两天都在玩耍中度过。看电影,我也赞成。为什么这些东西,我都赞成,可若杜同学宅家悠闲着,我为何有时候就会觉得是浪费时间呢?
归结起来,还是功利思想。和同学玩、骑车、跑步、打球、看电影、郊游、滑冰,总认为这些是有用的东西,能锻炼体质,能体验自然,能学习与人相处,等等。相比之下,反正只能宅家,那还不如做点有用的事情。宅家悠闲晃荡,就是无用的事情,是浪费。这想法,实在是可怕。那些我们认为无用的事情,恰恰是感受到快乐的东西。
以后类似情况,杜同学都可自主安排,发呆,看新闻,看娱乐节目,听歌,画画,做手工活,等等,都可自主进行,我不再干涉。我也做不到每时每刻的毫不浪费地做事,每时每刻都在冲锋,那么,何必要求孩子用全部的时间来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我们,都要留些时间,来做所谓无用的事情。无用,其实就是有用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