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周五回家,说是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周六早七时,必须得收看经济频道的一档教育讲座节目,还得写听后感。要求家长也得参与,观后待遇同孩子一样,写观后评语。
晚,怕睡过头,耽误收看节目,杜已经调好闹钟。周六,准时起床收看节目。我们周末除了外出游玩外,一般情况下,都是睡到自然醒,醒来时通常已是九点钟。能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且心安理得地去做,从这个点来说,杜同学做得还是不错的。
待这同学想起要写观后感时,却怎么也找不到老师发下来的那张纸了。于是,满屋子一通好找,哪里还有这张纸的影子?于是,这同学一通埋怨,嘴巴噘起老高,嘟噜着:“肯定是舅舅把它当垃圾丢了,烦人啊!真是烦人!怎么看也不看,就把东西丢了,那纸上明明写有字,还画了方格的。”
这同学,只顾着埋怨别人,却从未想过自己的责任。
我问她,东西放哪儿了?这同学嚷嚷道:“还不是放茶几上么!那么一张纸,只要细看看,就知道是有用的啦!早上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放茶几上的。”
既然明知道有用,为什么不放在书包或者自己的抽屉里?而是随手放在茶几上?茶几是公用物品,我们要用它,家里来客也要用它。你把重要的东西放在茶几上,别人知道这重要么?当作垃圾处理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不一定是舅舅丢掉了它,也有可能是我打扫时丢掉的。我们有责任,你就没有责任吗?如果你把它放在妥当的地方,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吗?
杜冷静下来,低下头,嗫嗫道:“我自己有责任,没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才导致这样的事儿发生。不过,老妈,你以后打扫的时候,可也得仔细看看,别顺手一扔,把有用的东西都丢掉了。”
唔,我们都有责任,以后都得改正在这件事情上反映出来的毛病。问杜打算怎么办,她说丢都丢了,还能怎么办?找张白纸,自己写上评语呗!明天再给老师解释下。
遇到问题,埋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该做的是查找原因,尽快想想补救的办法。
晚饭前,与杜一道去打乒乓球。以前还有个室内球场,后因挪作他用,现就余下室外一张球台了。这么一来来,捡球自然也是费力费时的活儿。
杜同学开始挑选了光线充足的一端,没打两球,发现这边的空地太大,捡球更为费力。于是,急不可待地要求咱与她位置。
调换位置不久,咱拉了几球,拉球的力度自然比较大,那球也是拼命地往远处蹦。捡了两球,这同学不干了,说是烦心得很,怎么打球用力那么大!也不顾及别人捡球累。这跑来跑去的,得浪费多少体力和时间!
即然是打球,那么只要遵守球规即可,不犯规就成,怎么打、用多大力打球那应该是各自作主,对方不该对此有限制。至于捡球,理所当然也是打球的一部分。打球,免不了要捡球。
咱也不跟她费口舌,只要球跑到咱这一端,咱就自觉去捡球,不管跑多远,都是毫无怨言去做,而且带着愉乐的心情去做。这同学看在眼里,慢慢地,也就不再埋怨,轮到她捡球时,也一改往常那气哼哼的模样,变为主动捡球了。
末,咱给她说:“捡球,是一种责任。既然相约一起打球,那么,我们就有责任好好捡球。做好这件球,和认真打好一个球,一样重要。”
想起人常说的责任一词,我想,要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应该从小就培养她良好的责任观。我不想让孩子长大了,遇事只会埋怨,或者推诿。埋怨和推诿不会解决任何问题。积极想办法去应对处理,认真去对待该做的事,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