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是主动刺激七轮,比如我们吃饭,要求充分咀嚼,目的是通过刺激腮腺、舌下腺、下颚下腺,分泌足量的电解酶来参与胃肠的消化吸收。“十式养生法”中有6个动作,可以对七轮产生良性刺激,可以充分的清洁、平衡这七个能量中心,使它们在和谐的状态下共同运作,更好地服务我们的身体。
这6个动作分别是:
倒置体位。可将血液回流头部,很好的刺激顶轮、眉轮。顶轮被称为诸阳之首,是任督二脉和身体主要能量的汇聚之处。眉轮连接着视神经床,与开启自我意识智慧相关。
旋转式。可以同时刺激七轮,活化细胞,改善循环代谢的动能。旋转的能力与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呈正向关系。
举腿式。主要是对喉轮、脐轮、生殖轮进行刺激,可对甲状腺、肾上腺、及腔神经丛、生殖腺起作用,对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也十分有益。
后弯式。主要是刺激心轮、喉轮,对放松背部和颈部肌肉,打开胸部,改善心肺功能十分有益。
佛渡桥式(平举式)。可以对心轮、脐轮、生殖轮有良好的刺激,对加强腹部、心肌和横膈膜的力量十分有益,同时也可以改善手臂和双腿的力量。
倒V式。除眉轮外,可以对其它六轮有良好的刺激,特别是对底轮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对改善臀部、背部、肩部、手脚关节有一定功效。
在佛学修行中,有一种僧人的修行就是旋转,印度有一种僧人叫旋转僧,几乎可以永无休止地旋转。旋转的时候把心静下来,生命能量会随着旋转充沛起来,意识也会变得灵动起来,可以将迟滞的七轮进行重启,它非常简单,但是却很有效。
我们都有童年旋转的体验,小孩的旋转能力要远远好于成年人。年龄与旋转能力成反向比,年龄越大,旋转能力越低。在实践中我还发现,身体的强壮程度与旋转能力呈正向比,身体越强壮,旋转能力越好,反之亦然。
旋转这个体位动作虽然看似十分简单,但对于成人来说,要想直接完成21圈也绝非易事,尤其是对四十岁以上的初学者。在修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从易到难的步骤,比如:可以从5遍开始,逐步增加。只要坚持,两个月完成21圈应该不是问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绝不可任意妄为。我身边有有位朋友,三十多岁的修习者,自认为身体强壮,结果由于转速过猛眩晕摔倒,眼角碰到了茶几上,所幸没有大碍。
修习旋转式,只要旋转次数和速度循序渐进,慢慢地体会旋转的过程,坚持下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一位朋友,不到四十岁,身体底子很好,是个企业老板,由于公司处于创业阶段,工作十分繁忙,很难抽出大块的时间健身,他的健身方式就是早晨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做俯卧撑。由于长期透支健康,这五六分钟的俯卧撑锻炼没有起到任何作用,2011年下半年,他患了感冒,迁延不愈,总是感觉症状刚刚减轻,身体稍有好转,新一次感冒又光临了,闹了半年多,他多方寻求良策,求医问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他找到我,我把“十式”教给他,由于年轻,也受耐力和精力所限,他嫌麻烦,说自己没有那么的时间锻炼,这个转圈倒是挺省事,不行我就练这一个动作。
我也没有在意,年轻人这种现象很常见,谁知道,半年后他找到我,对半年前的态度感到歉意,让我再教他几个动作。他说,就是这么简单的每天转圈,重复几十遍,原来的困倦、酸沉的感觉消失了,感冒也好了,并且好长时间都没再复发,真是邪性!。我告诉他,心态需要平和,不能太急,要沉下来,坚持旋转,有这样的收获,是很自然的表现,但一定每天不能超过21圈(每天旋转不超过21圈是大师的忠告),过多会引起躁动,让你的能量外泄,还是系统的练习“十式”为好。(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