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方古城遐想

(2013-12-03 08:47:45)
标签:

丽江

四方古城

旅游

分类: 且歌且行

 

各位博友,大家好,前面的博文中与大家分享的多是关于十式瑜伽的一些内容,今天贴出一篇几年前游丽江所作的散记,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轻松和愉悦。

 

四方古城遐想

 

    丽江的四方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它以现代的模式,诠释了远古年代四方古城的躯壳。路是石板路,石是七彩石,小桥有石头构筑的,竹子搭成的,木板横卧其上的。树是木棉树,低矮、焦躁,但花繁红艳。偶尔几棵垂柳,倒是枝繁叶茂,婀娜多姿,微风吹过,一丝新绿的味道拂面而过,这是早春时节北方人干涸心灵的清爽剂,令人欣慰而神怡。

    古城的房屋依水而建,低矮古朴,历尽了沧桑。若细心留意,不难看出它的做作之处,绝非真正的古迹,那统一的整齐排列、风格各异的构筑和雕饰,透着人工雕琢的痕迹,漫散出商业气息。古城的河四通八达,最宽不过三米,窄处不过是放大后的阴沟。路就在河的两岸,不管它如何延伸,绝无死角,总能柳暗花明。漫步古城无需担心迷路,每一条路都能通向城外。据史料记载,古城的创造人是木姓人家,要说人家,是乎对木姓贵族不恭,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木姓人的规矩,只要你不能延续官宦地位、拥有富贵,木姓将成为你的过去,和姓就成了你新的姓氏。和姓的渊源不得而知,从字面上看,是那些靠田里的禾糊口的人们吧。木姓也有文字忌讳,四方古城没有围墙,据说是怕困在其中。粗略的游历之后,我突然体会到古城的概貌能保存至今,和木姓家族的自困此地、封闭自大的习俗不无关系。

    怀旧是人类的专利,有如耄耋老人常常回忆起童年一样。很多人为了寻梦,是不怕路途相隔的。四方古城正像人类的童年,中国人寻,欧洲人寻,美洲人寻,但非洲人涉足此地的少,若何?很简单,寻梦也是一种品味,一种精神食品,那是需要物质做基础的。倘佯在古城街头的红男绿女,又有几名是食不果腹的乞丐,与此对应的是临街小泗中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人们,一杯饮品一卷书在手,安静的细品、细酌,我恍惚错以为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丽江古城,真正的居民宅院有,但更多的是商业门脸。几条较宽敞的街道依次走下去,都是风味小吃,品种不下千种,风味各异。雅趣横生的小桌小凳,或依水而放,或临窗而设,很是体贴、恬静,仿佛在召唤疲惫的人群。心想,若新月初上、灯火阑珊时间,不知会有哪丝情结袭上你的心头。街道略窄一些的也多是商品,以卖工艺品为多,又多是自己制作的,有些是现场制作,民族特色明显,仿佛置身于少数民族工艺品展馆的感觉,品种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让我这个粗心的男人也不禁细腻起来。我坚信,每一件工艺品都蕴含着一个故事,都是一段历史,历史在这些艺人的手中磨得锃亮。

    不觉,天已细雨霏霏,在华灯初放前拖着酸胀的腿离开了古城。只此一游,心中却多了份眷恋,夜晚睡得很沉,梦中又神游了一次丽江古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