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2400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指出:“本能是自己的医生,医生反过来又帮助本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影响健康的四大基本因素是:父母遗传占15%;环境因素占17%,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个人生活方式占60%。父母遗传及环境因素属不可控因素,而医疗及个人生活方式属可控因素共占68%。在这68%的可控因素中,个人生活方式占60%,相当于可控因素的88%。
西方有句谚语:“一两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治病不如防病的道理。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减少一半的死亡。”从这个角度来说,健康的钥匙就在自己的手里。有人说,社会文明了,人们得的病也“文明”了,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其实这些病并非是文明社会带来的,而是由于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运动过少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很难再生或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再先进的高科技都无法使受损的机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应该谨记,烦恼是想出来的,疾病是造出来的,肥胖是吃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同时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自己才是健康的主人。健康是1,其余都是0。事业固然重要,需要尽力而为,但要做到拼脑拼劲不拼命。金钱亦很重要,需要努力争取,同时做到出力出汗不出血。欧美许多白领都是透支金钱,储蓄健康,贷款买车,旅游保健。相反,我国许多年轻人求富心切,透支健康,浓缩生命,储蓄金钱,留作后事。殊不知,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世人钱多赚不完,朝里有官做不了,事情不是十全十美的,目标也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凡事一定要有度,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健康从不会因为你有多少知识,有多大能力就会眷顾于你。掌握一定的养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精神。有这样三种人:一是无知无为。即病于无知,死于无为。二是有知难为。现在有许多中青年人,有很高的知识,很强的技能,也具备一定的保健知识,但工作、生活、家庭压力过大,权衡下来也是无奈,只好透支健康,递减生命。三是有知不为。更多的人知道不少保健知识,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就是坚持不下来,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是半途而废。
当年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曾请教一位高僧关于“佛的真谛”,高僧只言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认为这是简单的道理,甚至于三岁小孩都知道。高僧随后一语道破天机,三岁时候就知道的道理,有人即便活到80岁也做不到。高僧的话道出了人性的根本弱点:知、信、行脱节。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100人闻道,其中能悟道者仅50人,能行道者则不到10人。闻道者百人之众,悟道者仅约五十,行道者寥寥数人而已。知、信、行脱节道出了英年早逝的本质原因:知道,做不到。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当我们真正学会并懂得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使身体这部机器处于正常、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时,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欣赏人生、品味人生。做到了这些,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