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363A217那些与本草相依为命的日子——读《遇见最美的本草》有感

(2016-09-27 14:04:18)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363A217那些与本草相依为命的日子——读《遇见最美的本草》有感

那些与本草相依为命的日子——读《遇见最美的本草》有感

作者:杨佳楠
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文章编号:Y363A217

初见《遇见最美的本草》,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她静静地躺在室友的枕边。“哇,这本书封面真美。”我惊叹道。室友缓缓地答道:“她美的可不光是封面呢!”“国内首部唯美中药暖心散文集,嗯,我喜欢,我拿去看咯!”说完,便心满意足的抱着她回到了床上。

一遍看罢,最大的感受便是向往。向往作者那些与本草相伴的日子。作者楚林,一位出生于中医世家的临床医生。自幼便跟着父亲侍弄药草,春暖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种芙蓉,后来学医做了医生,这些药草便成了兵将,随她调遣,疗伤愈疾。在这四十多年与本草为伴的日子里,它们早已成了作者最亲密的朋友、亲人、灵魂上的知己,作者与它们对话、交流和歌唱。

在书中,作者融药理知识、传说故事、处世体验、人生哲理于一体,将一味味艰深奥涩的本草,拟化为一个个至情至性的小精灵,化解成一个个意趣盎然的故事。让人忽觉原来本草不只是书上干巴巴的四气五味,功效主治,不只是学了医学、药学才会接触到的专业知识,而是从来就没有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分开过,它们早已伴随着传统习俗,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田野里浑身是刺,性子最野的苍耳子,因为无所畏惧,随风流浪,故而被叫做浪子。可是浪归浪,它可是治鼻炎的一把好手,只要谁家孩子流脓涕,便会扯几粒回去泡麻油。作者的四哥患了鼻炎,母亲便连忙泡了苍耳让四哥天天涂。结果哥哥鼻炎好了,却在五年级的一天放学后,离家出走去了少林寺。母亲边哭边战战兢兢地说:“是不是小时候苍耳子油用多了,变成浪子了?”半个月后,四哥灰溜溜的回来了,父亲并没有好好揍一顿哥哥解气,而是撂下一句话“知道回来就好,浪子回头金不换。”

读罢,忍俊不禁,真是百草人生呐!

    “无花果”叫做“乳包”,谁家儿媳妇坐月子,都会来跟奶奶寻几个熟透的乳包,拿回家,拍碎,炖猪蹄,炖母鸡,炖野鲫鱼,产妇喝了奶水足;在老北京,曾经有个习俗开春必喝“茵陈酒”。“茵陈酒”碧绿、微苦、清香,可舒经活络,清热燥湿;山里人煮五味子粥,喝五味子茶,酿五味子酒,甘酸辛苦咸,五味慰五脏,作者高考前几天,烛光点燃蚊帐引发宿舍火灾,烧毁了自己和同学的床上用品,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流泪失眠,幸好有母亲拿来的五味子糖浆,安神补脑,作者人生中第一次被打翻的五味瓶又这样被神奇的五味子一一拾掇起来了。

奶奶、妈妈虽是农妇,目不识丁,但是她们的生活智慧却是如此的渊博,本草不是医者的专利,而是人人应该掌握的生活工具。在现代科学发展的冲击下,本草因为不是建立在生物学和化学等已被证明严格遵守科学准则的学科上,无法通过现有的解剖学或者生物学手段得到验证,甚至被认为是伪科学。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而出发。那些与我们相依为命的本草,我们的中医理论,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积攒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人体这个极端复杂的的生命体系有着几千年的观察记录,对于各种动植物,矿物质等对人体的影响都有着翔实的记载,有力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它不是科学,但科学不是世界的全部。让我们放下偏见,将本草当做是与我们同生在这个世界的生灵,相依为命,而不是毒性、成分不明的洪水猛兽,与之渐行渐远。

Y363A217那些与本草相依为命的日子——读《遇见最美的本草》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杨佳楠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