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309A183中医之我得——读《中医基础理论》有感

(2016-09-23 10:34:54)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309A183中医之我得——读《中医基础理论》有感

中医之我得——读《中医基础理论》有感

作者:张茜
单位:山西中药学院
文章编号:Y309A183

“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足,运动不熟。”中医是我国本土的文化,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经由千万大医圣手的临床总结,积累整理出的一类理论。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在思想、观点、理论,甚至具体实践上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

通过阅读了解到《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入门课程。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精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防治原则等。中医学属自然学科,同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他的成型与发簪收到中国读点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渗透,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

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但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证是确定准确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证的目的,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就是,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医学理论体系成型于秦汉年间,以《黄帝内经》问世为标志。随着中医“四大经典”而标志完全形成。其深受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些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医学的每一个层面,只有深刻地领会这些哲学的内容,才能有效的学习并掌握中医学的理论。

通过学习本书也了解到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知识。藏象学说是讨论和分析脏腑关系和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其表现于外的现象的学说。如朱丹溪所说的:“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气、血、津、液、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活动的基本物质;经络有联络脏腑和四肢九窍百骸的功能即“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病因即发病原因,其包含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三种;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公分六层,即基本病机、系统分类病机、某一类疾病病机、证候病机、症状病机。

中医是本土医学,是当前最有可能带动我国科技创新并领先世界、引领全人类健康事业方向的医学。中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能够发展延续至今,正是把握住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联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出发,整体、全面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揭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保护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提高生存质量。中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保护人,以德为先,治病的同时将人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来看待,注重人为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中医以不伤害人体为本,望闻问切四诊,充分尊重人;针灸推拿等各种治疗以给人的损伤和刺激最小为基本原则,中医治病所选用的药物均来自天然药物。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发展中医药是解决卫生事业发展困境、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必然选择。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让我对中医有了一个基本但全面的认识,同时了解到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产生于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在学习过程中要明辨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的差异,运用科学求实态度进行学习。

    中医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为一个中医学校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展中医。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壮大而奋斗终生。不为名医,但绝不误人。

Y309A183中医之我得——读《中医基础理论》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张茜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