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133A80饮食养心——《食物本草》的养生之道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养心莫善于寡欲,欲者,饮食类也。
《食物本草》是明代卢和遍考诸书所著成的一部食疗本草著作,收录日用饮食395种,并详细论述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功用、食治及禁忌,是一部重要的食疗本草著作。日本江户时代汉方医学家丹波元胤所著的《医籍考·食治》收录了46种食疗养生的本草著作,明代卢和所撰《食物本草》是其中不多的现今还存世的食疗本草著作之一。《食物本草》收载的食物数量远远超过它之前的《证类本草》、《日用本草》等专著,在分类方面也较前人有所突破,对后世影响很大。
“本草”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之后一直作为中药和中药学专著的传统称谓出现在中药古籍中。《说文解字》载:“本,木下曰本”,“草,百芔也”。也就是说,“本”为植物的根茎,“草”为植物的枝叶,“本草”即为植物的代称,引申为中药及中药学著作的代称。本草源于植物,也以植物为多,其涵盖的层面很广,食物是重要的一部分。《黄帝内经太素》载:“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可见食物与中药的渊源。正如《神农本草经·序录》所云:“上药一百廿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延年不老者,本上经;中药一百廿者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廿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食物本草》第一卷开篇便将水单列一类,并详细论述了35种水。卢氏说:“上诸水日常所用,人多忽之。殊不知天之生人,水谷以养之。故曰:水去则荣散,谷去则卫亡。”早在汉代,《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以及《金匮要略》中百合地黄汤、赤小豆当归散就有用甘澜水、潦水、泉水、浆水煎服药物的记述。在明清的古典小说《西游记》、《红楼梦》中也有用雨水、雪水煎药及饮用的描写。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足可见水可以养性、可以养心、可以养生。
谷类是我们人体必需的食物,也是每天摄入量最多的食物,“乃天生养人之物”。在《伤寒论》中,白虎汤即取粳米益胃生津之意用以清气分热,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赤小豆泄热利湿之意以清泄阳明湿热;在《金匮要略》中,赤小豆当归散取赤小豆解毒排脓之意以除狐惑病之酿脓,甘麦大枣汤取小麦养心健脾安神之意以治疗妇人脏躁;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真人养脏汤取罂粟壳涩肠止利之效以治疗久泻久利;在《医门法律》里,清燥救肺汤取胡麻仁滋阴润燥之功以治温燥伤肺之证。
菜类收录了日常饮食所需蔬菜87种,卢氏曰:“蔬有疏通之意焉,食之则肠胃宣畅而无拥滞之患”。其中很多都在一些临床常用方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三子养亲汤中的莱菔子、白芥子,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薤白,葱白七味饮中的葱白,百合地黄汤中的百合,射干麻黄汤、止嗽散中的紫菀,六味地黄丸、无比山药丸中的山药,杏苏散中的苏叶,银翘散、逍遥散中的薄荷,千金苇茎汤中的冬瓜仁,桂枝汤中的生姜,葛根汤中的葛根等等。国学经典《菜根谭》即取“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之意以寓磨砺之意,所以卢氏说:“食菜既足以养身,又有以养德也。”
果类同样是日常摄入较多的食物,《食物本草》共收入果类食物57种。果食多生冷属阴,所以卢氏强调:“然果食则生冷,或成湿热,干则硬燥难化,而成积聚,小儿尤忌。”实际上果食生冷,年老体寒者都应少食。参苓白术散、金锁固精丸中的莲子,桂枝汤、十枣汤、甘麦大枣汤中的大枣,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中的桃仁,桑杏汤中的梨皮,清暑益气汤中的西瓜翠衣,清燥救肺汤中的枇杷,达原饮、肥儿丸中的槟榔,三仁汤中的白蔻仁,定喘汤中的白果等等都是果食入药的代表。
《食物本草》的卷三和卷四的前半部分分别收录了禽类57种、兽类36种、鱼类61种,记述虽多,然药用鲜少。禽兽鱼属血肉有情之品,食之宜慎,卢氏曰:“禽兽皆天地生物,而禽卵生羽飞,又阳中之阳……然人之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足复补阳,阴亦亏矣”,“‘肉虽多,不使胜食气’,盖人食以谷气为主,一或过焉,适足以伤人,非养生之道矣”,“海产皆发霍,多食令吐利”。卢氏还引用孔子之言:“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论语·乡党》),借以说明在食用禽兽鱼时要分辨善恶,不要一味猎奇,奇异之品往往剧毒。
“味类”记述了27种常见味类食物,囊括了酸、苦、甘、辛、咸五味。“五味益五脏,过则伤焉。”五味可以补养五脏,过食同样可以伤脏。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阴之所生,全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大建中汤之蜀椒、栀子豉汤之豆豉、乌头汤之白蜜、益胃汤之砂糖、小建中汤之饴糖、健脾丸之砂仁、麻黄汤之杏仁、瓜蒌薤白白酒汤之白酒、川芎茶调散之清茶,均是“味类”入药的代表。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赵志轩,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