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85A47秉承大医精神——读《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李东垣医学全书》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作者:刘今
在我国历史上,唐宋金元时期,名家辈出,成绩斐然,犹如璀璨之银河,照耀着当代,指引着后人。李杲,字明之,宋金时真定人,自号东垣老人,从张元素学医,尽得其传。他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后人尊为“补土派”。他一生著述颇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等,当代人辑为《李东垣医学全书》。
心怀敬畏,余读《李东垣医学全书》,感触颇深,感受到了文中透发的东垣先生的种种精神,深深激发着我,深感我辈之不足。
其一,心不诚则不足以学医。古人云心诚则灵。此言做事要有诚心,而学医尤其如此。东垣先生捐千金而随张元素学医,足见其心诚,张元素先生也就能将其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在我们的学习中就缺少这种精神,表现就是尊师不够,这样老师又岂能尽数相告。如果我们真正拿出这种诚心好学的精神来,老师有岂能不为所感,又岂能不尽数相告。
其二,心不静则不足以学医。古人云俭以养德,静以修身。心静不仅是一种休养,更是学医当中要具备的踏踏实实的精神。这样才能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才能在将来有所作为。而我们恰恰生活在科技发展的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足矣将我们掩埋,我们艰难的在信息堆里爬行,生怕错过每一条信息,以至于垃圾信息,于是课上我们都在密切关注手机的信息。这样其实极大的干扰了我们,使我们的心不容易静下来,不容易放在学习上。古代许多书院就在山脚下,远离闹市,也是为了学子能静心读书。我们当代恰恰需要这样一个环境,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要更多地放在学业上。
其三,心不严则不足以学医。古人云严师出高徒。做事严谨,一丝不苟,才能把事做好,不出问题。做学问尤其如此。东垣先生著述颇多,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每一方每一药又是极其严谨。如此方能方方中病。医学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生命攸关。现在的医疗事故挺多,就是不严谨造成的,所以我们身为学子的时候就一定要养成严谨的好习惯,将来才能够对病人负好责。
其四,心不仁则不足以学医。古人云医乃仁术。学医者必须具备仁爱之心,不能靠着行医赚多余的钱,那样良心上会欠下一笔债,还不清的。当代医患矛盾突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治好了就不说了,治不好家属就扎住这个绝不放过。如果我们用仁心来对待患者,就会避免这一问题,而且还会得到患者的配合,加强疗效。更重要的是具备仁心,我们才能够努力去解决当代的疾病谱这些难题,解决历史问题。
总之秉承东垣先生的大医精神,走好我们自己的医学之路,路在脚下,解决时代难题,让生命更精彩,为往圣继绝学,把中医国粹发扬光大,做好我们自己的事。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刘今,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