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89A51四季之应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有一首禅诗写得极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诗意潇洒,告诉世人不要为琐事牵挂而徒增烦忧,应放眼观物,开阔眼界,如此万事万物也会变得美好起来。年年有四季,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千姿百态,懂得欣赏的人往往是会享受四季的人,想要品到好时节,就要了解四季的脾性,听懂四季的语言。
读柳少逸先生所作《五运六气三十二讲》,其中四季之应一节,仔细论述了四季气机变化,并提出与养生难老关系密切,故愿认真揣摩,相信定有所获。
古语云“天人合一”,《内经》天地人系统中的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汉司马迁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纲纪。”人顺应天时,应时而为,适应四季之气的变化,趋利避害,就可以减免疾病的发生。四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与戾气,皆可侵袭人体,气机变化无端,但只要心存正气,则邪不可干!保存正气就须遵循养生之道,养生就要学会适应四季的气机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时气而作为,这才是长久有用之法。
春之应,春来万物复苏,此为发陈,应夜卧早起,使身体像初生的草木一样,抽芽展枝,条达舒畅春,以适生气。夏之应,万物华实,此为蕃秀,应夜卧早起,使身体像已结花苞的植物一般,向外宣散阳气,适应长气。秋之应,成熟收获,此为容平,应早卧早起,使意志安逸宁静,适应肃杀收敛之气。冬之应,生物潜伏,此为闭藏,应早卧晚起,收藏阳气,避免风寒,以适藏气。
了解了四季各自的气机特性,对疾病治疗很有意义。《素问》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点明了人的气血在四季位置不同,在各个季节发病针灸之处就不同。春季,阳启阴泄,解冻,水道通行,气血流于经脉;夏季,气血旺盛,溢于孙络;秋收敛闭塞,固于皮肤;冬季闭藏,气血聚集于骨髓。邪气往往随着四时气血的变化而侵入人体相应部位,所以要顺应四时经气的变化进行针灸治疗,祛除邪气,逆四时之序而刺必导致气血逆乱。
四季的气不是独立的,它们就像邻居一般,有时交流情感,有时又起争执,互相影响,互为利害。春日养生,可助夏气之长,若是春季调养不当,就要损伤,到了夏季,就易发生寒性病变;若违背夏季长气,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三月不懂收敛,金水失滋,冬季就会发生泄泻;冬三月失藏,损伤肾气,到来年春天,水不涵木,就会发生痿厥之病。因此在当季做好保养,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下一季。
四季气机变化无端,难以穷尽,如风邪四季为虐,一年都可感受到风邪的侵袭,而不同寻常的气候变化又可能引起戾气,威害极大且难治,现在研究只是窥其端倪,但掌握其基本规律,亦能够很好的适应气机变化,从而实现与天地交相感应,吸收精华,保养身体,使身长存。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崔唐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