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32A19《肿瘤中医外治法》读后感
 (2016-09-12 15:10:59)
	
			
					(2016-09-12 15:10:59)		|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作者:吴瑾萱
文章编号:Y32A19
《肿瘤中医外治法》这本书介绍了中医外治法的药理学研究、对恶性肿瘤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生物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常见症状和某些肿瘤的治疗,开阔了肿瘤治疗道路、提高了疗效。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比较复杂,且由于患者正气已虚,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疗方法及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而中医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可以在疾病各个阶段应用。肿瘤中医外治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甚至早于口服汤药作为克服病痛的手段。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的结晶,是人民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肿瘤中医外治法中最常见的是中药外治法,其与内治法一样,都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将各种不同药物施于皮肤,使药物透过皮肤,直达肌腠经络甚至脏腑,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治疗目的。一般的给药途径主要有三种:一为经络穴位用药,其中最常用的是穴位贴敷;二为五官九窍给药,如塞鼻、纳阴、塞肛等方法;三为体表性给药,如熏法、洗浴法、蒸法、粉身法等。外治的药物主要通过经络传导、皮肤透入及黏膜吸收三方面进入体内,达到去除外邪的最终目的。《理龠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中医外科遵行“治虽在外,无殊治内也”
皮肤给药做为肿瘤临床用药的新途径,已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中医在这个领域独具特色,将传统中医外治与现代透皮技术结合,人们能够发现形成中药透皮治疗系统将是肿瘤中药外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当然,随着透皮吸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也发现,其实透皮吸收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缺少系统研究:从目前研究文献来看,中药透皮吸收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突破,但仍然缺少对其系统研究,如透皮促进剂对中药透皮吸收的影响,适用于中药的透皮制剂的辅料以及中药透皮的缓释和控释研究等。其次,实验研究有一定难度,在体透皮实验时,用化学法,甚至仪器法检测到中药在体内的吸收情况难度大。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中医学者们继续研究中药透皮吸收的研究。要想更好的发展透皮吸收治疗癌症这一方法,中医学者们首先了解了中药的透皮吸收的特点。他们认为中药作用的主要特点在于多组分、多靶位。临床中使用中药主要以复方制剂为主,其成分更复杂,因此,研究中药的透皮吸收的规律,可从单位中药主要成分入手,积累一定的实验数据,为复方研究准备。其次,他们指出重视中药促渗剂的研究:首先应以中医中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药物的性味、功效等特点,结合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常用中药中有透皮作用的中药进行分类整理,其中应以辛温解表药、温里药、芳香化湿药、祛风胜湿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外用药为特点。其次应从大量古今中医文献中,根据书中记载有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以及组成透皮治病的外用制剂中药,从中筛选出具有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在完成上述研究后,根据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皮肤生理学和生物学因素,将理论和文献研究结果综合比较,分类筛选,以获得各类有代表性的预期有透皮促进作用的中药。然后,通过体外透皮实验研究,选出理想的透皮促进作用中药并深入的研究,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其有效组成或单体,从而何获得新型的中药透皮促进剂。
肿瘤中药外治法研究是肿瘤临床疗效的需要,如何将传统中医外治与现代新型给药技术结合,是中医肿瘤外治法发展的关键,现代化剂型和科学化的临床设计将会为肿瘤中医外治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相信中药外治肿瘤的方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吴瑾萱,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