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关于把字句中重叠动词的一点思考 (2011级对外汉语 2011221102410019)
(2014-01-11 17:35:56)
标签:
把字句动词重叠给予义索取义张静 |
分类: (3)句法/语义 |
关于把字句中重叠动词的一点思考
关于重叠动词进入把字句的条件,将其综述,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1、
2、
3、
4、
陆俭明先生在《90年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文中列举了一些不可进入把字句的重叠动词,其中包括:
把马骑骑
你把我这马牵出去骑骑,看看它比得上你的不!
把你从国外带回来的“高级”面包拿来我们吃吃呗。
师傅,帮忙把我这车锁拆拆,我车钥匙丢了,自个儿在这儿捯饬了半天没给弄开。
她闲得无聊,一会儿把那“洋”帽子拿来戴戴,一会儿又把那新裙子拿来穿穿。
这些例子当然都是些特殊的例子,我们要思考的就是,作结论时,如何尽可能地追求科学和严谨。笔者以“衣服”为固定的受事宾语,随机选择了40个常用的能与此宾语搭配的动词,探讨了把字句中的重叠动词的特点。结论如下(红色部分为基本不成立的语料):
V+衣服 |
V+V+衣服 |
把衣服+V+() |
把+衣服+VV |
洗衣服 |
洗洗衣服 |
把衣服洗了 |
把衣服洗洗 |
缝衣服 |
缝缝衣服 |
把衣服缝好了 |
把衣服缝缝 |
补衣服 |
补补衣服 |
把衣服补一下 |
把衣服补补 |
熨衣服 |
熨熨衣服 |
把衣服熨平整 |
把衣服熨熨 |
折衣服 |
折折衣服 |
把衣服折起来 |
把衣服折折 |
改衣服 |
改改衣服 |
把衣服改小一点 |
把衣服改改 |
换衣服 |
换换衣服 |
把衣服换一下 |
把衣服换换 |
拧衣服 |
拧拧衣服 |
把衣服拧干 |
把试衣服拧拧 |
晾衣服 |
晾晾衣服 |
把衣服晾着 |
把衣服晾凉 |
叠衣服 |
叠叠衣服 |
把衣服叠整齐 |
把衣服叠叠 |
泡衣服 |
泡泡衣服 |
把衣服泡着 |
把衣服泡泡 |
烤衣服 |
烤烤衣服 |
把衣服烤干 |
把衣服烤烤 |
晒衣服 |
晒晒衣服 |
把衣服晒一下 |
把衣服晒晒 |
搓衣服 |
搓搓衣服 |
把衣服搓干净 |
把衣服搓搓 |
装衣服 |
装装衣服 |
把衣服装起来 |
把衣服装装 |
买衣服 |
买买衣服 |
把衣服买走了 |
*把衣服买买 |
卖衣服 |
卖卖衣服 |
把衣服卖光了 |
你把你那些衣服拿去卖卖,说不定能赚点呢 |
做衣服 |
做做衣服 |
把衣服做出来 |
*把衣服做做 |
脱衣服 |
*脱脱衣服 |
把衣服脱掉 |
*把衣服脱脱 |
捐衣服 |
*捐捐衣服 |
把衣服捐出去 |
*把衣服捐捐 |
扯衣服 |
扯扯他的衣服 |
把衣服扯破了 |
她把他的衣服扯扯,然后…… |
穿衣服 |
她穿穿新衣服又戴戴新帽子 |
把衣服穿上 |
她把新衣服拿来穿穿,又把新帽子拿来戴戴 |
挂衣服 |
*挂挂衣服 |
把衣服挂起来 |
*把衣服挂挂 |
拿衣服 |
他在后面帮忙拿拿衣服提提包 |
把衣服拿着 |
*把衣服拿拿 |
放衣服 |
这个箱子可以拿回去放放衣服 |
把衣服放进去 |
*把衣服放放 |
扣衣服 |
*扣扣衣服 |
把衣服扣好 |
*把衣服扣扣 |
扒衣服 |
*扒衣服 |
把衣服扒了 |
*把衣服扒扒 |
找衣服 |
找找衣服 |
把衣服找到了 |
你没事就帮忙把衣服找找行不? |
扔衣服 |
*扔扔衣服 |
把衣服扔了 |
*把衣服扔扔 |
送衣服 |
我平时就是帮这些模特送送衣服什么的 |
把衣服送人了 |
*把衣服送送 |
借衣服 |
借借衣服 |
把衣服借给我 |
把你自行车借借呗 |
还衣服 |
*还还衣服 |
把衣服还回去 |
*把衣服还还 |
递衣服 |
递递衣服 |
把衣服递一下 |
*把衣服递递 |
取衣服 |
取取衣服 |
把衣服取走了 |
*把衣服取取 |
当衣服 |
*当当衣服 |
把衣服当掉了 |
*把衣服当当 |
藏衣服 |
藏藏衣服 |
把衣服藏好 |
找个地儿把这些衣服藏藏 |
抛衣服 |
我们抛抛衣服,他也许就看得见我们了 |
把衣服抛起来 |
我们把衣服抛抛,也许他就看得见我们了 |
解衣服 |
我手上满是泥巴,你帮我解解衣服 |
把衣服解开 |
你把衣服解解就不那么热了 |
画衣服 |
画画衣服 |
把衣服画下来 |
你没事就把这上面的衣服照着画画,练练笔 |
通过以上语料分析,我对进入把字句的重叠动词总结出了以下特征(前提当然是也要满足进入把字句的基本特征):
4、最后一点,把字句排斥含给予、索取义的动词,如“送”、“还”、“递”,我认为是由于受把字句的处置义的影响,句中必须有“送”、“还”、“递”的对象或方位的结果,而重叠动词进入把字句后其后一般不接任何成分。但有些动词例外。如“卖”、“借”,至于为什么我还未探出个究竟。
我之所以只选择了以“衣服”为受事宾语的把字句来研究,是为了更方便通过结果来比较各动词时间的区别,从而给出结论,我觉得这样的比较比句中的动词、宾语都不同的比较更具可比性。但这样做毫无疑问也会有一些纰漏,有些因素未考虑进去,如受事宾语的不同、动词音节数的不同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结论。如“把衣服送送”无论是单独说还是放到语境中都很难成立,但我们会说“把他送送”这类话。以后笔者会进一步考虑这些因素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