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璨:对“他们、她们”第三人称复数用法的一点思考(汉语言文学 2011221112230014)

(2014-01-12 11:32:11)
标签:

他们

她们

社会生活

男女平等

分类: (10)语言/社会生活


在现代汉语的有关第三者的称谓代词中,主要有“他、她、它”三个字。“他、她”是第三人的人称代词,“它”主要是指人以外的动物,有时也指物体、事物或事件等,没有性别的区分,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他、她”具有性别的区分,“他”指男性,“她”指女性。

其实,在“他、她”的使用上,是有其历史变化的。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五四以前的“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五四以后,由于女性地位的改变、女权运动的发展和男女平等观念的作用,在“他”的人称代词上出现了性别的区分。现代书面语言里,单个的男人用“他”表示,单个的女子用“她”表示。“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也用作泛指,不区分男性和女性。

但社会中的人不只是单个的人,更多情形下,往往是多数的或者复数的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因此,由他、她的称谓和使用也就出现了“他们”和“她们”的表述方式。英语中,对“他们、她们、它们”的表达,直接用“they”表示就可以了。汉语中,表示两个以上的男人时用“他们”,表示两个以上的女人时用“她们”,这是定律,没有异议。但是因为第三人称代词复数是有性别区分的,不像第一人称代词复数和第二人称代词复数情况下没有性别区分,直接用我们、你们即可。因此,我们不禁思考:对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当中既有男性又有女性时应该如何表达呢?这个问题着实困扰了我很久,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对此,《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规定的:

【他们】[]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人。参看“他”、“她们”。 
【她们】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女性。[注意]在书面上,若干人全是女性时用“她们”;有男有女时用“他们”不用“他(她)们”,或“他们和她们”。

所以,我们知道了,复数情况下有男有女时应该用“他们”来表示。但是实际生活中往往存在一些其他写法,以下列举几例:

1)我们都曾收到过的不法分子发来的那类手机短信:“精确拷贝手机卡,提供号码即可,所制的卡可截听他(她)的通话及短信”,这样就包括了有男有女的情况。

2)在法学界小有名气、曾经的梦想是当诗人的苏力在他的《送法下乡》一书的致谢语中,多次使用了“他、他们、她们和他/她们”的表达方式。如:“还需致谢的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编辑丁小宣和宋军夫妇;由于他/她们的‘催逼’才使此书得以在20世纪完稿。”这种写法大概也与法律语言的文字表述要求理性、准确和他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有关。

3)一种网络常用语,用TA表示他它,通常统一使用TA,也可用于一些不很正式的书面用语。如“寻找你生命中的TA”就比“寻找你生命中的他(她)”要方便一些,直接用TA就能把他(她)都体现出来了。

显而易见,以上的三种用法,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规定,都是不符合使用规范的,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也确实多见。故很有必要对此进行一些更进一步的思考了。

从经济文化背景方面看,在有文字以来的社会里,男子长期占据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主导地位,特别在农耕经济时代,男性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占统治地位。在思想文化观念领域,多是对男子的意志和对男子地位重视的表达,故在两个以上男性和女性混同一起时,只用“他们”即可,而不用“她们”。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倡导男女平等,女子在非常广泛的领域中一样参与活动,使得她们有了相当的意见表达机会,同时她们的意见表达有时还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她们予以重视或刮目相看。这种情况下,男女复数时,再只用“他们”似乎已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而理应对她们有所反映和表达了,也就出现了他/她们或者他(她)的新奇却又违反现有语词规则的表达方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应当说是这种新奇语言表达现象出现的社会生活根据。

但问题在于,上述表达方式中,如果只是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话,用他/她们或者他(她)也都还明白,未尝不可。因为人们一看就可以明白,哦,这他/她们或者他(她)里面,是有男也有女的。可是,如果要将此种情况或相应文字用口头表达出来,恐怕就会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了。因为读出来时,如果只读一个“他”字或一个“她”字,那这样写的意义又何在呢?而如果读成“ta ta men”,这样既不方便也不习惯,其中的分界符号或括号则更难读出来。因此,看来还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明了的表达方法。

我想的一个方法是,新造出一个字来对此进行表示,最好还造出一个有别于“ta”的读音。这样,在男女混合复数的情况下,或者不特定的单数人时,都可以用其进行表达。如果对该字进一步解说,即也男也女,有男有女,或男或女。这样也能体现当今社会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求被认同的小小想法,实用性确实还有待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