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正确的竞争意识
(2024-04-18 10:45:25)
标签:
世事微评竞争意识杂谈 |
如何看待竞争和竞争对手,这是一个关系到自身发展的大问题。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短文《敌戒》,开篇即提出:“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人人都希望朋友越多越好,敌人最好没有,柳宗元却讲了一个不同寻常的道理:有敌人是好事。孟子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把敌人的存在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虽然人们希望没有敌人,但是敌人会让我们不断地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小心行事,戒骄戒躁,从而使自己更加的优秀更加成功。如果没有了敌手,我们的警戒心一下子就松懈下来了反而容易失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人为地为自己的产品设立一个竞品,而往往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的企业,才懂得不断革新,不断孵化,以期超越对手,防止落后。而我们个人,也常常在生活中碰到学习或工作中的竞争对手,这时往往会促使我们加油,努力不使自己落后。不过,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摒弃你死我活的那种二元对立的竞争方式,更应该进入彼此都能进步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模式。
竞争无处不在,回避不了。所以,关键的问题不是有没有竞争,而是怎么看待竞争。用成长型思维看,在竞争中发现自己可提高的空间,并努力去提高,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因此要学会客观地评估自己,慢慢学会自己进行调整,以适应竞争。竞争和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不要把竞争对手都视为敌人,他们也可成为成长过程中有益的伙伴,关键是自己的心要放宽,心放宽了了,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立面。你接纳了什么,你与什么就相融了,什么也就消失了。你反对什么,什么就站在你的对立面,什么也就变成一个客观存在不会消失。如果你不明白你的敌人是自己,就在自己心中,你就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和别人斗、改变别人上,很难见效,最后一无所获。
美团老板王兴喜欢这么解释“竞争”两字,叫 “同向为竞,相向为争。“竞”和“争”是不一样的。“竞”,同一个方向各自努力,相辅相成;“争”则更像零和博弈,你输我赢。“竞”是一个增量的思维,而“争”是一个存量的思维。遍地是黄金,靠竞;金子只有剩下一点点了,只能靠争。这就是“竞”和“争”的关系。“竞”,是一种不断努力去获得的积极心态;而“争”,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博弈心态。《道德经》说:“夫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只要你心中不是总想着怎么打败别人、怎么踩着别人实现一些短暂的胜利,而用“不争”的心态独立于世的话,那么你就是天下无敌的。
对于参与竞争,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要持谨慎的态度,要有好的心态。女作家王安忆对大学生们说:“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会将你们放置在对比之中,影响自我评定。竞争还会将你们纳入所谓主流价值体系,这也会影响你们的价值观念。而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倒不是说要傲视社会,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类史只是一个阶段,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阶段里的阶段,所以,在我们可视的范围之外,实在有着更大的价值,而竞争会限制我们的参照物,在一时一地以内选择标准,决出胜负。而胜负的概念也是我们要警觉的,因为这里面已经潜在着不公平,只是用措辞平衡了合法性。”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