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公园,便有大自在
(2024-04-20 07:04:34)
标签:
生活滋味走进公园杂谈 |
这个春天,“公园20分钟理论”突然热起来。人们以为,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能让人状态更好,即便不做运动,也能够让人更快乐,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成为这个理论的实践者。处于人生低谷期人很颓废,烦恼丛生不知如何是好,就想从逛公园开始改变。“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大自然就有这样神奇的疗愈作用,流连美景,紧绷的心渐渐舒展开了,觉得自己不再是工具人,而是一个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其实,逛公园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但可以让人放松心情获得平和的心境,以及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这种勇气可以支撑着你继续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
有句话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但容易老、容易胖。”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太快,要为房子、车子、孩子奋斗;要为升职加薪努力;要为大大小小的事情操心。忙忙碌碌,总有不顺利或疲倦的时候,那就放松心情歇息下来,放慢节奏,顺其自然,悄悄积蓄能量,静待花开。心情烦躁时,不要一个人自怨自艾,还是要抽出时间到公园走走,还可找熟人说说话,聊聊家常,聊聊趣事,暂且忘却烦心事。生活就是一场打磨灵魂的修行,在喧嚣的人间,已经活得够辛苦了,要学会让自己的灵魂安静,少一些追逐名利,过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干不完,不如停一停,放松心情;俗事看不惯,不如静一静,顺其自然;前程看不清,不如缓一缓,且行且看。太过于执着怨怼,只会越活越生气,不如先让自己静下来,在生活一点一滴中慢慢感悟,以获得人生的真谛。
人生匆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无论怎么过,要记得留出时间给自己修炼。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它其实更像公园里的草坪,可以肆意奔跑。梁实秋在《闲暇》里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在公园放松下来,更能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其实生活节奏慢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人都在慢慢走,慢一点代表对生活、对未来更重视。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也不必为轻松的日子感到愧疚,我们需要时间放松自己,得给自己留一些无所事事的时间。累的时候,就停下来到公园走走吧,学会自我调节,那些看似没有意义的清闲,也是人生难得的体验。
宋代文豪苏东坡有篇记载他与友人夜游承天寺的短文,他夜晚为世事困扰睡不着,与老友张怀民“相与步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的夜游折射出了人们对真正的、纯粹的精神生活的渴求,在现实的物质生活面前,人们往往忘却了真正的美好,只有在山水间、金风玉露里,才能忘却烦恼,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惬意。休闲是一种生命状态,也是需要学习修炼的教养,不仅是善于欣赏,更是内心的从容与自在。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压力的增大,人人都有烦恼,如果选择一个人在家里苦熬,烦恼不但不能消解,反而越来越多。如果能够走出去,与一个“怀民”同游,那是多么温暖的一件事啊!让我们学习苏轼的夜游,走出房间,走进公园,欣赏美好,放松心情,享受人生的大自在。
2024-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