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去令人怀念,但不能耽于怀念

(2023-12-27 09:53:17)
标签:

际遇心境

还念过去

杂谈

英语中“怀旧”源自“返乡”和“怀想”两个希腊单词。在一个生活节奏和历史变迁节奏加速的时代里,对具有集体记忆的共同体的渴求加深,怀旧就不可避免流行起来。事实上,我们怀念成为“黄金时代”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但那时的人们也在怀念更早之前的“美好年代”。人们总是以为自己生活的时代糟糕透顶,总以为如果能够回到过去,自己会更快乐。但在我们如今认为是曾经身处黄金年代的那些人看来,他们当时的感觉,世界同样是苍白无力不尽人意的。

怀旧是超出了个人的心理范畴的。初看上去,怀旧是对某一个地方的怀想,但实际上,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任何一代人,不管什么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那些喜怒哀乐,构成他们的过去。凡是过去,都令人怀想,即使是灾难也难以忘怀。人有快乐就会有忧愁,忧愁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宝贵经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不会遗憾在世上白白走一遭。人生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左右不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情都变成难以诉说的怀念。对于过去,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认知和理解,美好也罢,磨难也好,恰恰是这些构成了人生,都是值得回味的。

世事如云烟过眼,留下些许印象凭借的是记忆。然而,记忆不是绝对的忠实记录,不是原原本本的回放,而会加入自作主张的筛选和修改。加上人的善忘,使得留下的印象从单纯的纪实变为下意识的再创作。有人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私人文学。”出于自我贴金、限于环境、畸重畸轻等多种原因,无论是人为的刻意,还是自然规律的必然,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在记忆里排出序列,当你反刍往事时,就被挑出,哪壶开了提哪壶,为你渲染氛围,衬托心境,佐证意愿。作家余华认为,回忆可以将那些毫无关联的往事重新组合起来,从而获得了全新的过去。他说:“当漫漫的人生长途走向尾声时,财富荣耀也成为身外之物,记忆却显得弥足珍贵,一个偶然被唤醒的记忆,就像是小小的牡丹花一样,可以覆盖浩浩荡荡的天下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怀旧情节,仿佛以往都是最美的,无论老去多少年华,我们能记住的始终是泛黄的昨天,走过漫长的人生历程,最后怀想的,依旧是那些青葱过往。其实最初未必就是最好的,但固执的人性,会让你我总是忘不了昨天的好,从前的片段则如影随形时刻在脑中浮现。有人说,一个过于怀旧的人,并不一定是因为过去多么灿烂,而是他不能安于现状。当你无法接受陌生的现实,不能适应崭新生活,就必然会怀念曾经熟悉而温暖的事物。年龄越大越怀旧,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老年人一生的时间里,过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未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因此就像一架天平一样,关注的重心自然地移到了过去。但是不能就此将自己封闭在过去,心胸仍然要向未来敞开,去接受和体验不熟悉的新事物。

如果所见、所听、所闻、所感受过的,都不再忘记,那么记忆,将变成了一座垃圾场。人的一生,总是失意的时候多,如果不停地演变着现实和假设的怀想,无休止地纠结过去,只会给自己增添烦恼。凡事都要以快乐为本,用一颗平衡的心态面对岁月留下的缺陷,我们并不完美,生活也给不了谁绝对的公平。学者罗新认为:对于生命来说,遗忘比记忆更重要。主动遗忘就是为了治愈创伤、克服心魔,遗忘过去就是为了重新开始,使一个期望中的未来有可能呈现。莎士比亚:“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人不应该太在意过去,不应拿当下的心智去责怪过去的自己,更不应该活在臆想世界里而忽视自己当下的感受。当下即美好,过好今日每一分每一秒便是永恒。要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中,不管你以前经历过什么,最终也只能成为回忆,全力以赴地聚焦当下,才有可能更好奔赴未来。

      2023-12-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