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要不耻下问
(2023-12-28 08:15:35)
标签:
面子问题不耻下问杂谈 |
近期,在青年中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热潮慢慢退去,与此同时,不在线上做攻略,主要靠遇到当地人询问的“打听式旅游”悄然兴起。边打听边旅游,走到哪玩到哪,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这样通过与当地人交流互动,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体验更加丰富。有的人心里也喜欢这种旅游方式,但难以鼓起勇气向陌生人开口打听,最终只好选择事先规划好的旅游路线。“打听式旅游”的关键点在于“问”,“问”就走得通,不“问”就走不通。
拿些简单的问题去问别人似乎很丢脸,但是,你问了别人并搞清楚了,这比面子更重要,况且你还增加一点新知识。孔子是提倡“问”的,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使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也不应觉得耻辱。在生活中,我们应树立这样一种意识:没有什么问题是蠢问题,关于怎么做、为何这样做?如果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问就好了。而且,通常你的“问”会得到积极的回应,大多数人真的很乐意帮助别人,只要你表现出足够的谦逊和对他们尊重。不懂就问,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尴尬的事,也不应该成为问题。
孔子所说的“不耻下问”,意思就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请教别人时,开口就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我只好不耻下问来了”。明明是不懂,还是放不下面子,仍然要搬出“不耻下问”这个成语,用错了也不知道。一个人有不懂的问题向别人请教,那么被请教的人一定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那么,既然自己比不上别人,又何谈不耻下问呢?既然要向别人请教,就必须放下身段,虚心一些。亦舒说的:“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又是最没用的东西。”太在乎脸面,就相当于给自己套了一个枷锁,在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那些弥足珍贵,真正值得的存在。
所谓学问,是“学”与“问”的结合,从一个一无所知的懵懂孩童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问”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向比自己强的人求教是比较常见的,向不如自己的人求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然而,如果我们真心想学习和进步,就必须放下面子勇于请教他人,毕竟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请教他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和提升自己,还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耻下问,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扩展知识面、提高技能,还能够破除偏见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在求知之路上,只有敢于请教他人,虚心学习,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2023-12-2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