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与“不该”,都应由自己作主
(2023-03-07 09:07:44)
标签:
他人与你“该”与“不该”杂谈 |
多数时候,我们都不喜欢听到你“应该如何”这句说教,尤其是当这句话跟我们本身的想法产生冲突的时候。比如:你想闯荡一番,周围人就开始不停地为你担忧:“你应该找个稳定的工作。”你就想呆在一个小城市过自己的小日子,有人却告诉你:“你应该去大城市奋斗。”你想保留一点自己的个性,有人却说:“你应该像别人那样乖乖听话。”于是怎么样呢?冲突就发生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该与不应该,你提出的“应该”,那是你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必须明白,当下的人生并不是永远的人生,无论好坏,你的感受只是暂时的。不要从一时的个人体验,就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去教导别人。你判断的对或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对”和“错”是高度主观的事情,不应就此去告诫人们,“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事实上,也没有人会完全按照你所认定的“应该”行动。
当你用“应该”与“不应该”要求自己的时候,希望这是你愿意的,否则你就是在控制压抑自己;如果你用“应该”与“不应该”去要求别人但别人不愿意,对方就会感受到被控制和压抑,他会本能地用挣扎、对抗来保护自己。所以,年长者,不要老以教师爷的身份去教导青年人“应该”与“不应该”。所谓的这些“应该”,都是痛苦之源,对于说教,别人究竟是听还是不听?如果你认为别人应该听你的,照你的要求去做,一旦他们没有满足你的期望,就好像得背负着不听教诲的骂名。事实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你的“应该”很难成为他们的“应该”,除非你的“应该”也是对方愿意的。这个“应该”如果不是对方愿意的,你却用这个“应该”去要求他,挫败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只要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的边界内,我们都可以真实地做自己,做自己认为是应该做的,可以不去理会别人的指点。比如:我可以不拘小节,你可以细致精致;我喜欢人多,你喜欢安静。人与人之间,接纳自己的人才可以充分地接纳别人,自信的人安全感十足,才不会用那么多“应该”与“不应该”要求自己控制他人。做一个通透自由舒展的人,是每个人的追求,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追求。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