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要有信心也要有诀窍
(2023-03-05 08:15:05)
标签:
处事态度信心诀窍杂谈 |
宋代思想家张载说过:“欲事立,须是心立。”意思就是:一个人若想要所致力之事取得成功,必须先下定决心、坚定信念。事立在心,心立在人,立事之前必先立心,才能干成事。只有先让信心树立起来,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奋斗不息,积小胜为大胜,办小事成大事,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好。
信心树立起来后,要解决问题,把事情做好,还要有诀窍。必须掌握好两个重要的要素:常量与变量。常量就是指那些可控的,容易量化的东西;变量则是不可控,相对模糊的东西。成熟的人,追求常量,接受变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聚焦在常量上,也就是聚焦在更可控的事情上,由此带来的进步,不会太受变量的影响。努力是个常量,可以量化成具体的结果,先把量堆起来,有了量,你才能不断迭代优化。环境因素与他人的支持,则是一个变量,可以借助当不能依赖。“变量”不是不重要,而是“变量”太难琢磨和掌控。我们要把功夫花在常量上,这才是我们最能依靠的核心优势。当你的注意力锚定在常量上时,你也会更坦然地面对变量。毕竟,“如果”是缥缈的,“结果”才是真实的。现实中有的人目标远大,却不愿躬身笃行,埋头苦干,夸夸其谈,眼高手低,最后的结果是不停地“立事”,又不停地“废事”,一事无成。
对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先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到它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然后再从根本上解决。然而很多时候,这种方法并不好使。万维钢在其新书中推荐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先不去找病根,而是通过找到事情发生过程中的亮点,然后放大它推广它,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过去,而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所以解决起问题来就比较好使。找亮点这个方法能够给人正向的反馈,而且这个解决方法是你自己发现的,所以更加愿意推广和执行,这样问题解决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巨大的挑战会给人带来巨大的思维障碍,很难下决断,不知从何下手。有一种办法就是,不要去考虑脑子里的整个计划,转而开始想象那些可以做到的最不起眼的事情,然后去做,完成之后再继续下一个小目标。局限思维的表现之一,就是提前想象整个任务,然后被吓得缩手缩脚。与局限思维相对的,就是学会分解式思考问题,把庞杂的任务分解成你现在愿意去做的最小步骤,然后以此为起点,每次完成一项小任务,最终完成整个任务。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但努力不是一次性的,每一天都可以付出一点点努力,通过不断的努力,积少成多,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202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