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2023-02-13 08:15:34)
标签:
沟通艺术说话杂谈 |
有的人习惯大声说话,遭人厌烦,自己也很懊恼。请教人家,人家说:“不带感情,自然小声。”如果声音中带着各种强烈情绪,就很难小声。控制住情绪,声调就回到原本的位置。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发声学,更影响着人与人的关系。“说话”,可以带给人以慰藉,乃至疗愈,人类依赖语言如同依赖空气。所以要注意你的说话,有话要好好说,语气温和,话语充满善意。
有的人总以为自己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说话大声夹恶,理直气壮,不留余地,不给人颜面。更有的人,理“曲”气也壮,一言不合就开撕,动不动就吵架骂娘,满脸戾气。其实,“有理不在声高”,既然有理,给对方留点面子又何妨。得理要饶人,理直气也平和,体现出了人的涵养和气度。其实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动辄喜欢批评教训别人时,先想想自已是否完美无缺。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不生气才是大肚量。以趾高气扬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得理不饶人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风范和气度;以睚眦必报的器量对人,终将成为孤家寡人。
有的人说话很不注意,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会忍不住插上一嘴。而且他的插话,不是附和人家,而是否定人家或“高深发挥”,目的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水平更高,见识更广。究其实,他的见解也很有限,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不随便插话,听别人说完话,这是最基本的礼貌和教养。不好的插话,是对人不尊重,还会打断别人的思路,令人不快。但这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插话,非说不可时可以说,但绝不多说,简单地点到为止,说到点子上,让人心悦诚服。好的插话,是尊重,是肯定,更是鼓劲。
说话之道,是修心之道,把话说好,才能收获别人的好感,获得别人的支持。为了把话说好,有话就要慢慢说,话出口前停三秒,才不会冒失,才可以把握好分寸。《礼记》有云: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不急着说话,晚一点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学会深思熟虑,用词恰到好处,尽量释放自己的善意,才会让对方心里感到舒服。而且,越是熟悉的朋友,越注意把握说话的尺度。心里有别人,话语就温暖如春,讲出来的每一句话,既能照顾自己,又能照顾他人,还能照顾语境,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窝里,这才是高情商的说话技巧。真正聪明的人,都会先思考再发言,给自己留一点沉默的时间,才能有效梳理逻辑,也避免场面陷入尴尬。
202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