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欲望要予以管理与控制
(2023-02-25 09:26:09)
标签:
自制自律欲望节制杂谈 |
国学大师曾仕强曾在《易经的智慧》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人不可能没有需求。换句话说,人都是有欲望的。但人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要掌控自己的需求。因为欲望太多的人,不可能会满足的。” 人生就是在欲望的满足与否中患得患失,痛苦与欢乐并存。大多数人的失败,不是因为自身技能缺失,而是因为陷入欲望的漩涡无法自拔。人生有度,过则成灾,真正能摧毁一个人的,从来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欲望上的黑洞。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什么都做。控制欲望,不是意味着牺牲,而是为了获取,对物质的欲望减到最少,才能得到更多自由。有的人为不必要的享受、面子,被欲望把灵魂折腾得浑浑噩噩,忘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只有降低不必要的物质欲求,把时间和精力空余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踏踏实实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对欲望不加管理,任其生长,带来的结果是过剩而非满足。欲望过剩,只能让人迷失和疲劳;只有满足,才会享受到向上生长的乐趣。事实上,心满意足的人,不躺也“平”;心慌意乱的人,躺也不“平”。把欲望管理好,在时光的明暗更递之间,在内外的得失之间,在动静的有无之间,就能够同时感知到当下之美,自在地游走于人世间。这不是对生活的逃离,而是对生命的接近与尊重。
有人为了快点成功,多些获利,就喜欢走捷径,走惯了的人,对危机不以为然,只愿意固执己见。捷径的背后,常常潜藏着无止境的欲望,稍有不慎,便会诱人走进深渊,彻底深陷其中。当捷径成了唯一路径,也就意味着路会越走越窄,直到最后无路可走。古人云:“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欲望越多,心术越险恶,为了获得欲望的满足,不断突破底线,直至铤而走险。人这一生,所求有度,过则成灾。稻盛和夫说:“没有节制的欲望,是人生毒品。”一旦沾染,只有无限沉沦。
《庄子·内篇·大宗师》说:“嗜欲深者天机浅。”意思是说,一个人倘若深陷欲海,贪婪无度,其造化与机缘一定很浅,不会成为强者和成功者,无法去把握精彩的人生和无穷的宇宙,会失去生命中许多可贵的福报。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人如果淡泊名利,节制欲望,理性取舍,不贪不妄,生命中的灵性与智慧就会比较丰富,就会得到许多好的机缘。因此,要想在自己的人生中多得些机会,就必须控制欲望,多想想别人,少占便宜多付出,做到有利共享。朝日新闻社的编委稻垣惠美子五十岁辞职。她的工作岗位待遇高、社会地位也高,但她不留恋,为的是可以自主支配时间,自由地生活。辞职之后,在旅行之余,她写的文章更受欢迎,促使她思考所谓的工作是什么?说得彻底一点,既不是进入公司,也不是赚钱,而是带给人们喜悦和帮助,而要带给人们喜悦,必须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样的工作才有意思。她说:“想到这里,我想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冒了出来,辞掉工作的我感到人生一片光明。”
202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