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更要多听少说尽力做
(2022-08-13 15:13:16)
标签:
青春寄语少说多干杂谈 |
虚心倾听、少说多做,这是刚走进社会的年轻人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品行。民间俗语就说“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说话是以实力作后盾的,德高望重,说话才有人听。所以,年轻人还是要虚心一点,多听少说多干,干出一方天地来,你的话才有人听。事实才是最有力的回应,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曾经的质疑和嘲笑都会变成鲜花与掌声。在这个社会上,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自己长志气有实力了,自然做什么事都会顺风顺水了。
安静寡言,踏实沉稳,这也是古人所看重的品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一次,王羲之的三个儿子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一起去拜访大名士谢安。王徽之、王操之挺能聊,陪着谢安谈天说地,唠了大半天,而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始终在一旁安静地坐着,很少插言。三人走后,有人问谢安王家三子哪个更有出息,谢安回答:“小者最胜。”他还解释了原因:“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谢安没看错人,无论是仕途还是书法造诣,王献之都是兄弟三人中最有成就的。
青年人刚进入社会,人生经验工作能力都处于初始阶段,少说比多说好,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人的成熟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能控制住情绪的人,是强大的人。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不懂的事情,少说多听;有能力的事情,少说多做;没把握的事,少干多问。 少说话,多做事,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有修养的表现。曾国藩在写给其弟曾国荃的家书中就说,人有两大导致失败的凶德:一是傲慢,二是多言。傲慢与多言往往联系在一起,自以为是,必然夸夸其谈,口出狂言,损伤别人,埋下了矛盾的种子,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有一个传说:皇帝收到一小国进贡的三个小金人后,召集能工巧匠进行鉴别,确定那个最珍贵。三个小金人造型 、重量、大小、质地、工艺都一摸一样,难分伯仲。这时一老臣过来,只见他拿出一根稻草,依次从小金人的耳朵穿过,第一个从左耳进右耳出,第二个从耳朵进嘴巴出,第三个从耳朵进去后被吞进肚子里。老臣说,第三个小金人最珍贵,皇帝问他为何如此确定?老臣答:“只有第三个小金人能让进入耳朵中的东西牢牢封存在肚子里。人生两耳一嘴,不就是要求我们虚心倾听、多听少说,最好是金口玉言、守口如瓶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