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责不是敌视,而是苛刻

(2022-08-15 06:00:00)
标签:

求全责备

指责

杂谈

谁都不愿意被人指责,谁也都有忍不住时去指责别人。会不会去指责别人,要看一个人的忍受度。忍受度高宽容的人,不会随便去指责别人;而忍受度低苛刻的人,就会动辄指责别人。就是忍受度再高,也有忍不下去的时候,因为对面就是一个超级混蛋,不指责不行。但最好还是不要轻易指责别人,人的心灵深处,都渴望得到欣赏鼓励而厌恶被挑剔指责。鼓励与赞美让白痴变天才,挑剔与指责让天才也变白痴。

握手不一定是友谊,指责不一定是敌对。有时候,指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不满,只是希望他更好;有的人,习惯指责别人,只不过是他生性严厉的惯常作为,也没有什么坏心眼。但是,在指责别人时,你不要盛气凌人,必须先弄清楚别人是不是错了,自己的理据是不是充分,基于事实有理有据的指责才容易被接受。另一方面,作为受指责的一方,只要不是恶意指责,不妨虚心点,大度接受,不要急于去辩白,更没必要立即予以反击,这样更容易消除隔阂,化除矛盾,自己也会有教益。

喜欢指责的人,都比较苛刻,比较喜欢挑别人的毛病,而不是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实际上, 挑刺的事大家都会,因为这是简单的事,再完美的人都有可能挑出毛病;建设性的栽培则不难么容易,因为要有智慧并需要长期付出心血。有的人,挑出别人毛病,指责其愚蠢和无能,其实就是想间接显示出自己的聪明能干。所以,不论你怎样改变,爱挑刺的人总能找到指责你的地方。谁都会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心地善良的人会反思自己,内疚、自责;而心地不善的人就会诿过、迁怒,指责他人。所谓“心智成熟”,就是没有了抱怨和指责,以知足感恩之心处世做人。

人人都厌烦受到指责。但其实,指责并不是一无是处。指责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它是一种心理上攻击性能量的表达,是我们自我保护以及内心力量感的一种体现。起码在争端中,可以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但指责这种办法,还是要少用,如果要用,也要合理运用。要全面看待导致结果的多个因素,既往不咎,聚焦当下,别再纠结于责任该由谁负,专注于思考当下的解决办法。我们只是需要合理健康地表达指责,而不是轻易指责,有话好好说,就是有意见也要温和的表达。温和的指责可变成冲突沟通的有效方式,严厉的指责则会成为自我伤害或者破坏人际关系的罪魁祸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