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日子

(2022-03-27 08:57:14)
标签:

过日子

杂谈

      我们习惯把“生活”称之为“过日子”。日子过得好,便可以叫做“好日子”,过得不好,叫做“苦日子”,过得一般般,就叫做“混日子”。在现在这个年代,太多的东西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剥夺了很多本来应该属于我们的快乐的东西,生活变成了“捱日子”,“烦日子”。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每个“子”都是大山,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无法开心过日子。

      人生在世,什么都可以挑,唯独“过日子”不可挑。生在什么家庭,处于什么环境,就得过上什么日子,再失意的人生也要一步一步走下去,只要努力了,尽责了,粗糙活着的人生,也无需遗憾。但要记住三点:一、过日子不是过以前,而是过以后,人生总是在一边遗憾中一边前行,在开放而未知的未来中,只要步履不停,就意味着拥抱着新希望的可能;二、过日子不是一个人过,而是一家人一起过,要相互迁就,才有可能和睦,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三、日子是给自己过的,而不是过给别人看的,没必要作秀,但过日子还是需要心气儿的,萎靡不振,甘居人后,日子也会失去勃勃生气。

      人们所说的“过日子”,实际上就是一系列个人生命事件和家庭事件构成的连续体。对于如今很多年轻人而言,人生事件的展开是过日子的主线,看重的是个人的发展与生活的舒适;但对于上一代人来说,家庭事件才是过日子的主轴,看重的是家庭的和睦、安康与团聚。由于观念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矛盾和冲突。过去人们“过日子”,就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但现在过这样的日子,已经变得难以维系。新旧生活方式正在交替,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不少。首先,要不要结婚和谁结婚?就是大问题;其次,结了婚要不要生孩子生几个?更是问题;还有,老人靠子女养老还是“自养”?也已成为问题。以往传统社会看重的天伦之乐,对日子的慢慢品味,已经被利己主义、消费主义、匆匆忙碌所代替。

      一起过日子是非常实际的事情。以前物质匮乏,必须省吃俭用才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如今经济好转物质丰富,已无必要再紧巴巴过日子,要尽可能把生活打理得有品质、有情调、有意思,让自己和家人尽量多地享受好时光。以浪费生命为代价的节俭,不值得提倡;但同时,以浪费物质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也应当反对。黄永玉先生说的:“过日子就是平平常常,有时候有意思,有时候很没意思。不要成天到晚地找意义。”一家人一起过日子,平安和顺是第一位的,不必执着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人生的真谛不是永远去追寻某个目标,而是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小确幸 

      过日子,是一门学问,体现了国人最大的智慧和坚忍。林语堂先生说:“世间的万物都在悠闲中过日子,只有人类为生活而工作着。他工作着,因为他必须工作,到处是义务、责任、恐惧、阻碍和野心。”一起过日子,你就得负起所应当负起的责任,尽责尽力,全力维护,用心经营。小时候是被呵护着长大的,年岁渐长,责任也就越重,烦恼的事也增多,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必须舒展着眉头耐着性子过日子。众生皆苦,不快乐是人生常态。对于生活给予的一切,好的,坏的,对的,错的,作为成年人,都必须通通收入囊中,并借由这些问题的存在,认识自己,使自己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