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学,老师经常引用领袖的话教育我们:你们应该到大风大浪中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让自己锻炼成长。长大了之后,“经风雨,见世面”也就自然成为励志的座右铭,怕过安逸的生活,渴望经历困难的考验。
“经风雨,见世面”,重点在于“经风雨”,没经过风雨,就不好说见过世面。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其实是贪图安逸的
一个遁词,不想去经历暴风骤雨的考验。其实,趁着年轻就应该拔腿就走,用自己年轻的双眼去见识世界的多彩,之后才懂得天地的广阔无垠,才会有拥有宽广的视野和格局,在风浪中搏击成长。只有用双脚踏出自己的路,才会明白坚持和战胜困难的真正含义;只有承受得了最坏的,才能学会在人生的坎坷中屹立不倒。
时代变化了,对“见世面”这个词的解读就不一样了,现今就被一些人与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画上等号,以为多见了一些事物,多享受些奢侈,在繁华的地方生活过,或是接触了一些牛人,就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就“见世面”了。其实,这只是见事物,并不是见世面,这种所谓的“世面”,不过是世界的一面而已。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知道生活的深浅,见识多、眼界宽、格局大,不会说自己比谁更见过世面,不会以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中心,他们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事物,不陷于计较和成见,能充分包容和接纳他人的不同,更加理性,也更加淡定从容。
微博上有个话题:怎样才算见过世面?有人这样回答:“有才华而知谦逊,有富庶而知节俭,有权位而知疾苦。”经常炫耀自己的人,只会让人觉得无知与肤浅。而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每逢大事有静气,懂得藏拙,不露锋芒,低调行事。生而为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心胸自会豁达。越有教养,就越不会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他们处处推己及人,温暖地对待生命中相遇的每一个人,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舒服。他们能承受得住困难的考验,也能经历起风雨的洗礼,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表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格局与担当。
一个人,如果一味把自己蜷缩在小小世界里,只会让自己止步不前,成为井底之蛙。人的自卑,是因为没有在现实的风雨里、在斗争实践中成长起来,遇到挫折还是很害怕,没有信心和底气;自负则是因为在温室里,在被保护很好的环境里成长,虽然发展不错, 但见识有限,不知道天高地厚。所以,温室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要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成才。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精神的修炼。真正能够带来内心安宁的,依旧是精神上的丰盈。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懂得不断给自己充电,给物质做减法,给精神做加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