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002XJbxIzy6LqcHIFjm24&690
“补钙“对于医生已是“老生常谈”,对于家长来说也是“耳熟能详”,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罗嗦的了。其实不然,科学在发展,人类的认识在深化,昨天的结论很可能已成“昔日黄花”,需要不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补钙就是这样的课题之一。下面就随我就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补钙”方式做一个深度解析。
误区一
“骨头汤”补钙
http://s13/mw690/002XJbxIzy6Lqc8OBQwbc&690
都说排骨汤能补钙,这其实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相情愿”。原来,排骨中的钙含量低,1斤排骨大约只有25毫克的钙质,加上骨头中的钙又难以溶解在汤中(汤中的钙仅相当于排骨的十分之一,熬制的乳白色的浓汤大部分是脂肪)。
我国有实验证明,用高压锅炖煮棒骨两小时之后,骨髓里面的脂肪纷纷浮出水面,但汤里面的钙含量仍是微乎其微,只有牛奶中含量的二十五分之一,而普通家庭都是把骨头放在砂锅里,常温下煲一两个小时后再喝汤,这种骨头汤根本不可能起到补钙的效果。我们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钙需求量至少在800mg以上,显然排骨汤难以如愿。
增强效果措施:骨头汤里面加醋会使骨头里面的钙能溶解一部分出来,或者用高压锅煮,效果会稍微好些。
误区二
“虾皮”补钙
http://s3/mw690/002XJbxIzy6LqcaWP4u32&690
“虾皮”补钙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共识,虾皮虽然含钙量很高但它主要是以络合钙的形式存在,会降低钙的吸收率。另外另一方面虾皮中含有的盐分也非常高,100
g虾皮中的氯化钠形式的盐含量大约达到12.8
g,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吃很多,这样就限制了“补钙”的效果。
增强效果措施:吃之前可以用温水泡两个小时以上,再多次清洗后加入醋食用,可减少盐的摄入,加醋有利于钙的溶出,但是也不可摄入太多。
误区三
“骨粉”补钙
骨粉:骨头粉补钙最大的问题是动物骨头容易沉积重金属。牡蛎、蚌、贝等沿海软体动物吸附能力很强,能将海水中污染的铅、汞等重金属吸附,因此这些软体动物的壳经过高温活化,磨细的骨头粉可能污染重金属。以家畜动物的骨骼为原料磨粉制成的钙制剂,由于重金属如砷、镉,尤其是铅,在动物体内不被代谢,容易沉积在骨骼中,因此这样的制剂也容易污染重金属。
生活小贴士:
建议补钙的食品:牛奶、酸奶,奶酪等乳类和乳制品,豆腐,豆浆等豆制品,蛋黄,芝麻等。
国家公共营养师:韩梅
博客:@营养师韩梅
QQ:51189940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