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小学生不上学这件事(二)——不上学小学生心理特点

(2016-04-09 10:09:56)
标签:

青少年心理

不上学

大连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

分类: 儿童心理

      (文 )丁美玲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谈了不上学的小学生亲子关系上的一些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会再介绍一下不上学的小学生的一些心理特点。

 

       在工作中,我遇到的不上学的小学生每个人的表现都不一样。

 

       有的小学生容易表现在躯体上,有各种不适。比如:拉肚子,呕吐,全身或者身体局部疼痛等。如果问到有多长时间了,会发现这种躯体上的表现从几天,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有的小学生则表现在情绪上,抑郁与焦虑最常见。有的小学生表现为情绪非常的低落、萎靡,甚至有时候会感觉生活没有意义,不想活等,抑郁情绪表现较多。也有一些小学生在情绪上比较焦躁,动作多而急,坐不住等,表现出焦虑的情绪。

 

       当和这些小学生深入工作时,我们看到不能上学的小学生有着自己的心理特点。


    大部分不能上学的小学生,在情感上都比较细腻、敏感。感知他人的情绪的能力较强。孩子在家里通常非常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喜怒哀乐,甚至看到父母一发怒,心里就非常害怕,不管父母的情绪是否是因为自己而起。父母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说什么都听,只有在上学这件事上无法听从父母的劝说。

 

    有的小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对于老师的批评与情绪承受能力弱。老师只要一批评,就会受不了,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了。很担心老师再次批评自己,怕自己有什么地方做不好,会被老师批评等。其实,在这样的孩子的内心里,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小孩,是同学与老师都喜欢的。认为只有自己做得完美才会被周围人认可与接纳。

 

    有的小学生会把老师看成是个一无是处的老师,只看到老师糟糕的一面这在心理学上使用的防御机制叫作分裂,也就是说人会把一个人看成是完全好的,而另一个人看成是完全坏的。孩子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无意间传递给老师的信息,也非常容易激怒老师,让老师在孩子面前失控,导致师生关系的恶化,加剧孩子不爱上学的情况。

 

 

    有的小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对学校的适应不良,同伴交往缺乏灵活性。特别是每年开学季,或者是假期过后,一想起要上学孩子就会表现为哭闹,或者是情绪上极度低落与悲伤等。他们在学校里很少能和小同学玩到一起,所以在学校里会体会到非常强烈的孤独感,为了避免这种孤独感,有的孩子宁可选择不去上学。

 

    另有一些小学生是因为在生活中遭受了重创,退缩回到一个不能上学的状态里比如,家里突然出现了意外,有亲人去世。或者是自己经历了一些严重的事件,比如,车祸,目睹亲人受伤或者死亡,刚刚经历过大手术等。此时的孩子在行为与心理上会有一个退缩的表现,希望自己能被更好地照顾,不敢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通过不能上学这件事,孩子是在向周围表达,我现在对于上学这件事有困难,我需要帮助。所以,此时家长要在生活中多理解孩子,不能打骂孩子,使孩子的心理负担更加沉重。家长要及时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帮助孩子早日回到校园中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