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美玲
在我的工作中会遇到一些不上学的小学生来做咨询,在微博上也经常会有家长来咨询我,说我家的小孩子不上学了,该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在这里会从亲子关系、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来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每个不上学的小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有的小学生,就是不能迈进学校的门,即使进到学校的门里也会不进教室,进到教室也不会坐到座位上。还有的小学生会有身体上的反应,比如一提到上学就会呕吐、全身疼痛、拉肚子、头疼、肚子疼、脸色发白等表现。去医院检查后,医生会告诉家长孩子身体上没有毛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身体不适。也还有的孩子一到要上学时情绪就会很激烈或者低沉,大哭大闹,或者默默垂泪等。
家长一开始以为孩子是偷懒、撒谎逃避上学,所以就没当回事儿,直到孩子的情况越来越重真的进不到校门时,才发现孩子的情况真的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帮助了。在有的家庭里,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学这件事,看病、就医花费了不少金钱;也有的家长在气愤之极时,甚至动手打了孩子,使亲子关系变得很紧张。
家长最关心的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了?我该怎么办?那么,我就这两个问题和家长们做一个简要的沟通。
那么,我们在先来谈谈孩子为什么不能上学了,也就是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在我接触的小学生中既有低年级的,也有高年级的,原因各种各样,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理由让他不能上学。但我还是想从亲子关系、孩子自身特点和学校教育三方面来谈谈可能的因素。
有一些不上学的孩子的亲子关系上相对是比较黏着的,特别是母亲与孩子之间。母亲和孩子之间关系非常亲密,照顾较细致,而且会对孩子去学校后的状况有较多担心。比如,担心学校里饭菜不合适,学校里老师会不会比较严厉,孩子会不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更多的压力,甚至也会担心学校教育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会不会有太多不良的影响。当然,也有的家庭里,亲子关系的黏着性表现在父亲与孩子之间,父亲会有很多关于学校教育的焦虑,以及孩子适应学校生活的焦虑。孩子会在无意间认同父母对学校生活、老师和学校教育的看法,也会认为学校生活里也是险象丛生的。那么,上学这件事对于孩子来说就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件事。
在另外
另有一些家庭,是亲子关系在过于、或者现在都过于疏离。比如有的家庭中,在孩子出现不上学的情况之前,父母几乎都是在忙着工作或者其它的事情,只有在孩子出现了不上学的情况后才回到家庭中,才发现孩子出现了一些非常难解决的状况。因为,长期与孩子之间交流沟通少,所以当孩子出现不上学的情况后,很难搞清楚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是什么,更是心急如焚。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重新回到校园里去。
还有一些家庭,虽然孩子还是在小学阶段,可是亲子之间的关系相互对抗,有时候会达到白热化状态。父母说向东,孩子就一定会说向西。孩子说要向南,父母就一定会说向南不行。彼此之间语言对抗,思想上相互不理解,甚至有时候会有肢体上的冲突。最后,孩子用“不上学”当作与父母对抗和要挟的砝码,弄得父母苦不堪言。在这场对抗中,孩子似乎是胜利者,但内心其实非常悲伤与空洞,因为他没有一个更强有力和智慧的父母来帮助他化解内心中的痛苦,用更加健康的方式来满足内心中的欲望。
当孩子出现了不能上学的情况后,家长可以先从亲子关系上着手,调整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和谐后。父母对孩子的沟通与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如果在亲子关系上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那么家长就要从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
好,关于亲子关系的部分,我们先谈到这里。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会和大家谈谈不能上学的小学生的自身特点,欢迎您的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