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教育让我们远离了自然
(2012-11-29 17:00:13)
标签:
现象世界现代物理学牛顿物理学意识活动外部世界 |
分类: 随笔 |
小学一二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到了三年级,加上一门自然课,相当于初中的物理课。 如果语文属于感性世界,数学属于抽象世界,那么,自然则属于现象世界。 不管是感性世界,还是抽象世界,皆是由人和人的活动参与的世界,在这一的世界里,人的活动涵盖了人和人的环境,人在它自身的活动中保持着与环境的浑然合一状态。
春风吹,天气暖,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来到小河边,来到田野里,来到山冈上。我们找到了春天。
这一切,都没有离开人的感觉而存在,它是一个属于人的世界,是人感觉范围内的世界。 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字符号,依旧没有脱离人的感觉而单独存在,只不过这种感觉抽象一点罢了,形象的感觉,理性的感觉,抽象的感觉,皆属于感觉的范畴。 现象世界则有所不同,它似乎可以脱离人的活动而存在,人的感觉活动当然也属于人的活动,像“自然”这门学科,好像不管人们感觉到或感觉不到,它都照样存在一样,它把人与自身的环境隔离开来,让人觉得它的独立而纯粹,丝毫不受人活动的影响。 不过,现代物理学好像是证明了没有脱离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现象世界,纯自然、纯物理现象仅仅是一种假设,人的活动也在左右着物理世界的运动过程。 以此为依据,任何一个物理现象都被视作一个事件,当我们观察一个物理现象的时候,我们的意识和意识活动已经参与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
然而,中小学的自然或物理学科,并不是建立在现代物理学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传统的牛顿物理学基础上的,外部世界被视为不受人活动影响的,客观而独立存在的。 这样的见解很容易把我们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那个被视为外部世界的东西,与我们的活动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它自身的运转并不受人的控制,浑然一体的世界被分割了,被分割为我和我身外的世界。 并且,我要遵从我身外的世界,为此,还要去学习和探索蕴含于那个身外之物之中的奥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