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五台山北9平型关

标签:
平型关村明代城堡节孝碑楼平型关关城明代内长城 |
分类: 自驾篇 |
出岩山寺,沿108国道东去。国道南转不远,就是平型关道口,牌坊名“大捷门”。路东属平型关镇,原名横涧乡,2019年更名。

途中,有条新道西南而上,去高处看看地形。
西侧坡地,一座方形烽火台,远处山脊是烽火台、还是敌楼?
全景。当时疑惑:平型关为什么没有建在西北侧更低的两个鞍口?
驻车进村,电视电影见过的镜头。
进到城中,南门西垛存有包砖。
简介:南门洞为“过梁式”木铺砖结构,高约3.5m,宽约2.5m。城门两侧的台基采用条石砌筑。门洞内设双扇木门,门外包铁皮镶有蘑菇钉。西侧曾设宽约4m供兵马登上城头的马道。南门外曾设有瓮城一座。南门瓮城的堙门(瓮门)坐西向东,门洞也为“过梁式”木铺砖结构,高为3.5m,宽约2.5m。在南门外的东南和西南各有砖砌面城阙一座,高约6m。城阙与角台之间曾有吊桥相通。


查看地图。平型关村实际坐东北朝西南,四周城墙基本保存,东临沟壑。西南城外是远看的那座烽火台。西门已是豁口,咋与东门不在一条线上?东门有瓮城残墙,瓮门朝北。
庙廊东侧两碑并立,时间为清代,连个碑题都没有,碑阴均功德名录。但体现了当时平型关一带驻军编制情况。其中里侧碑,额“碑记”,碑文:
“序
盖闻:福田不植,天道无由报施;善根失培,因果何能彰著?兹本关旧有娘城神庙弍座,总(?)云创自明代,历今相传三百余年噫,从前重修者已往难稽,目今殿宇为之前人之创制,而且一关四乡之香火,又何赖焉?于是,众善人等恭请比丘共勷胜事,但愿倡之者慨施于前和之者,乐助于后爰诸,立石以垂永久矣。
分镇山西北楼(应县南)路参(将)府明,分守平刑关都司带纪录三次傅,原任平刑关巡检纪录七次扎助银壹两,平刑关巡检军功纪录纪录三次许助银伍两,平刑营外委千总加纪录二次牛福助银二两,平刑营外委把总加一级毛世有助银二两。
会首经理人等……。施钱善人……。石木泥画瓦匠……。募化僧清理。
外侧碑,额“壬子重修”:
“粤稽平刑原有碧霞圣母神宫,所以育婴儿保赤子,蛰蛰绳绳,绵世派于无际也。然世远年湮,不知建自何代,嗣后时为补葺,而历年已久,殿宇为之倾委,神像亦为减色。城中军民日睹残塌,无不心伤,议欲整修,但工程浩大,独力难支。所幸本城吴巡司因子出生天花,赴庙祷祝,毕见其颓败,亦有修理之意。即为恭议,慨然创建,然工力虽大,特募善士慨为施助,以成其美。将见殿宇虽不离乎旧基,而画栋雕梁神像为之一新,真碧霞之神宫为之圣母之所栖焉耳。
庠生杨向荣薰沐敬撰。
前署平型关都司印务浑源城守备加三级纪录二次岳升助钱贰仟文,署平型关都司印务北楼营世系云骑尉闫文魁助钱一千文,前任平型关巡检加二级纪录五次吴开泰助钱伍拾千文,平型关巡检加三级纪录五次张作宾助钱一千文,平型营外委千总加一级宋魁助钱一千伍百文,平型营外委把总加一级孟玉来助钱一千伍百文,署平型营外委把总秦秉忠助钱伍百文,合怀营(?)额外外委崔发财助钱一千文。
平型关居士王玨沐浴敬书。经理等……,石木泥画瓦匠……。募化僧恒荣。
檐柱里侧,也有立碑。一座民国碑,正面额“甲子重修”,碑阴功德名录。
另块,两面均为功德名录,有附近村名,没找到纪年。捐款单位“文”,大概也是清末民初吧。
村子简介:“明朝正德六(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关门额镌刻“平刑岭”三个大字(明代称平刑岭)。现关楼及其两侧岭上的长城已修复。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就是现在的繁峙县平型关镇平型关村,村中四周城墙尚存,北瓮城和北门较为完好”。
简介:为纪念王瑹把总的继配张氏所建。张氏18岁嫁于王瑹,咸丰三(1853)年王瑹在河南夏邑县去世,时年张氏21岁,育有一子,家道艰辛,张氏守节六十一载。立碑颂扬其贞节美德。
碑刻:“故王公讳瑹(sh)继配张氏节孝碑。中华民国七(1918)年岁次戊午口口谷旦”。
侧壁嵌附近功名人士及士绅(有头有面)署名题板:
“本关(8人);四道沟:明昭、大营镇典史刘采藻、(6人);普润庵觉绪;河南村:附生任国政;繁峙城(2人);东泡圊(跑池?)吕凤;西泡圊:王善述;下茄越:附生侯口岐;新庄:苑顺;台庄:千总姚化南;李牛村:孝廉宫桂口,刘适;横涧村:附生张士达,(17人);前所村:附生韩钏、苑忠;关沟村:(3人)。
虽已民国,旧传统在民间继续传承。
碑文:
“故王公瑹继室张氏苦节记
贤哉张氏,王公瑹之继室也。光绪甲午(二十年,1894),邑把总王公海、巡检杨公锡智暨邦人士,恭颂节孝,匾其门曰:心同金石。三十一(1905)年,乡先生张君纯、魏君嘉吉、魏君丰席,又公举节孝,嗣经学宪宝批,准曰:苦节高年。今年(1918)夏,邦人士仍旧恭颂节孝,且愿泐于贞珉,洵为荣矣。先是十八于归(嫁),不数年,甫生一子,曰全韵。夫君瑹从戎河南归德府夏邑县,己而物故(去世)。时咸丰三(1853)年,氏方二十三岁也。及夫君榇归自河南,氏哀毁特甚,几欲自经以殉。既窆(葬)乃完,贞自矢义不再醮(嫁)。当是之时,家不中赀(富有),舅姑(公婆)已年迈,孤子未免怀(三岁),而氏周旋其间,乃能仰事俯畜,曲尽恩义。舅姑赖之终天年,孤子赖之得成立。迄今孀居六十余载,而其勤于内,则俭以自奉。人有不堪其若者,氏若甘之无怨言,可不谓贤乎?吾因之有所感矣。当今教化陵夷,人心不正,士君子平居无事,往往大言不惭,似以风节自励,一旦临利害而经变,故多见其从风而靡,绝少廉隅(端方)。氏之遭际,罔不艰难,然而贞固之操,埒乎金石,是以节孝之颂至于再三,其质虽曰巾帼,其品过乎须眉。畴云:世风不口之秋,而无共姜令女哉?今春秋八十有九,身犹无恙,主中馈(家中膳食)。胤孙(子孙)政,字绍文,庠生,恐其志事久而湮没,以故身临敝舍,向余口占(口述),并乞一言,以垂不朽。余顾谓绍文曰:有是哉,诗首关睢,礼著昏(婚)义,春秋讥不亲迎、易之家人。卦曰:家人,利女贞,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子能表贤祖母氏贞节,以维风化于万一,余虽不文,亦喜为孝子慈孙道也。于是乎书。
大约1937年10月,沙飞曾拍摄过北门。右侧就是这座节孝碑楼。
门洞内壁嵌块明碑:
“天启七(1627)年分议修钦限砖石包砌城工,丈尺数目分管职名勒石于后:
散委防守胡忻,分管东南起,迤北至西门止,砖墁城顶,共长二百二十九丈,里面土筑,外面砖石包砌。北瓮城二十五丈,建盖大城楼一座,小角楼二座,口房三间,东面敌台二座。
散委提墩把总刘安,分管东门迤南起,至西门止,砖墁城顶,共长二百二十九丈,里面土筑,外面砖石包砌。南翁城二十五丈,建盖大城楼一座,小角楼二座。南门外卧羊台一处,城周围凿补之小裂缝四十七处。
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牟,雁(门)平(大同)兵备道右参政张,总理钱粮东路通判邢,总理工程北楼参将马,总委平邢守备沈。
与前文的茨沟营虽同为内长城,但隶属不同。茨沟营隶属真保镇,为第三道防线。而平型关隶属山西镇,具体为:山西镇——雁平道——北楼路——平型关,为第二道防线。
原来是座玉皇阁,木构为旧,大概清代改了“大城楼”。
新路跨沟后,从隧道穿过山脊,进入灵丘。可灵丘段根本就没施工。
终于走到平型关西门,完全新建。
城中海拔约1520米,除了西南小片,大部分都是陡坡,东北最高。
景区导览图及简介。连同平型关村,要点:
平型关位于勾注山(雁门山)东端平型岭上,是穿过内长城的重要通道。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正德六(1511)年,万历九(1581)年增修。关城周长550米,设东门、西门,东门有瓮城。景区包括平型关段长城、关城、关堡(平型关村)、古关道、烽火台、校场、六郎城等。
北段长城,顺山脊先西、后转西北。在前面凹陷下去。一座座土台相距不远,应该都是敌楼。看地图,凹陷山脊地处东、西跑池之间,就是远处看见的跑池梁。
东南全景。平型关大捷战场还很远,此次去不成了。
东门实际朝向东南,路边立着国保碑:“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关城遗址”。
原平型关关城到底是什么样子?查阅老照片。
返回取车。打听能否从西跑池、团城口过去?答曰:不行。
十一再来,转五台山其它台和繁峙别的寺庙。
前一篇:2023五台山北8岩山寺
后一篇:2023五台山北10东台与秘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