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大同2博物馆(中)

标签:
大同博物馆魏都平城胡风汉韵墓志题刻北魏陶器 |
分类: 自驾篇 |
2004年大同交通苑北魏墓群出土一件蹀躞带的鎏金铜带銙3枚,底部鎏银,边框和图案鎏金,边框上铆有铜钉。
中间画面呈倒“山”形,正中一棵大树,树下右侧一人坐于高足坐具上,头戴垂裙皂帽,身着交领红白条长褶,束腿裤,黑靴。其前一人,身着白色红缘长褶裤,双手捧物。其右前方绘三只小鹿。树下左侧一人半卧于长形毯上,身着交领白衣红缘长褶,身前有四个马鞍,身旁有三匹马。

另两幅,2008年4月出自大同富乔垃圾发电厂工地北魏墓群9号墓,题记为北魏和平二(461)年
。
下方三人,两人保护,中间一人右手叉腰,左手扶支在额头上的幢杆,杆下部有弯边横杆,如剑格状。杆上有六童杂技动作:下部两人对称立于横竿上,弓步,单手扶杆,一手上举,保护状。中部三人,中童双手双脚夹杆攀爬,两侧则双手下撑、双腿上弯,拿大顶状,支撑在什么上?上部幼童腰抵杆顶,头脚下弯,同前杂技俑状。


北魏贵族出行乘坐牛车,随从簇拥,旗仗卤簿导引,伎乐百戏穿插其间,阵容庞大,威严显赫。
元淑墓志,北魏永平元(508)年,1984年大同东王庄元淑墓出土。后有拓片,边角字迹漫灭。篆额:“魏元公之墓志”。
杨众庆墓砖铭,北魏太和八(484)年,2001年大同市七里村北魏墓出土。
“大代太和八(484)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仇池(氐族杨氏建国,甘南)投化客(投奔归化)杨众庆,代建威将军、灵开(?)子(爵)、建兴(?)太守,春秋六十七卒。追赠冠军将军、秦州(天水)刺史、清水靖使,葬于平城南十里。略阳(天水南、汉中西)清水杨君之铭”。

叱干渴侯冢墓砖铭,北魏天安元(466)年,2002年迎宾大道北魏墓出土。
云冈石窟第六窟“道昭”题刻。
郑道昭,北魏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其为父亲郑羲在山东青州、平度撰刻《郑文公碑》为魏碑精品。“道昭”二字与《比丘尼昙媚题记》类似。郑道昭是平城魏碑向中原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传承者。

毛德祖妻张智朗石椁铭刻,2011年大同御河东市公安局工地出土。
平城与洛阳龙门北魏书法,是在汉隶的基础上发展演化,形成端庄大气、刚健质朴的隶楷兼备的独特风格。
15、石雕柱座,2001年大同市七里村北魏墓群出土。16、铜镜,东汉?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17、浮石,1987年大同县北魏墓群出土。18、铁剪子,1988年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出土。19、彩绘陶案几,1999年京大高速公路北魏喜出士。


大同北魏墓群陶器主要分为壶、平沿罐、盘口罐、侈口罐、大型罐、矮领罐、夹砂截刺纹罐、釉陶等类。
前一篇:2024大同1博物馆(上)1
后一篇:2024大同3博物馆(下)